黄果树瀑布是贵州的门面旅游景点,几十年来都是“必须要来一次”的代表景点。但是你知道吗?现在的黄果树简直成了全国游客的“避雷区”——那些年我们拼命想来打卡的地方现在不少人打完卡只剩一句话:再也不会来贵州旅游了。
本以为来黄果树是一场诗和远方,但没想到现实却是一记闷棍。你对5A景区的那种期待在这里被逐条打碎。最反常识的地方在哪?你以为人多是旺季的常态,服务相对慢点也没关系,但怎么也不会想到堂堂大景区连最基本的秩序都保障不了,甚至成了“反面教材”。
我专门翻了几十条游客吐槽的信息并且还和本地司机聊了几句,越扒越觉得离谱。先说检票大厅,早上7:40就挤得人头攒动,本以为早点到能避开高峰,结果现场没有任何控流导流,队伍像蛇形一样缠绕在大厅里空气里全是汗味。后面来的游客“见缝插针”,温馨提示一下有小朋友的必须抱起来,否则分分钟就被夹在人堆里。大厅也有空调,但人太多几乎成了摆设。游客像进了桑拿房,而且半小时才能挤上观光车。你说这是贵州的“窗口”?恐怕连三线小镇的公园都不如。
接下来就是水帘洞。所有攻略都说水帘洞是黄果树的精华必须预约。可你以为预约了就能去玩了?那你就太天真了!现场根本不是普通的排队,而是“肉搏”——几个控流点每次都要等20分钟以上,队伍堵成一锅粥。你排着排着就会明白什么精华景点、什么诗和远方,在几万的人群里直接让你感到窒息。你如果没预预约到那就直接错过黄果树的灵魂。看着那些12点挤出水帘洞的人感觉他们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最让我觉得“反转”的是游客和景区的身份。游客在这里直接成了“忍辱负重的小白鼠”。你明明是花钱来旅游的,却一路被推着走、挤着走,什么体验?景区倒成了“老爷”,只管卖票,哪里还有什么服务质量。有一位本地老司机劝我:如果真要来,千万别贪心。直奔大瀑布,看完就撤,天星桥能不去就不去,否则你只会体验到“什么叫被景区折磨”。
黄果树的商业街也是一绝。你要从大瀑布去天星桥或者陡坡塘,必须穿过那条商业街。沿路都是高价小吃、纪念品摊位,价格敢和大城市商圈掰手腕,服务态度却一言难尽。你以为能走得快点?对不起,人流涌动,根本抄不了近路。明明是来享受自然的,结果被活生生“割韭菜”,还得在商业街里反复绕圈。
再来说说天星桥和返程接驳车。以为终于快结束了?排队返程直接劝退。没有铁栏杆,没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烈日下排队四十多分钟,汗如雨下。插队的、推搡的、加塞的吵架的比比皆是,没人管。你能想象这是5A景区吗?厕所问题就更不用说了,脏乱差,味道冲天,完全配不上景点的名气。
最扎心的是黄果树一天能卖5万张票。你以为景区是“忙不过来”?其实,买票时谁都没问你能不能承受这样的体验。游客的宽容被当成理所当然,景区的管理却始终原地踏步。你不是来享受5A服务的,你是来体验什么叫“人挤人”“汗蒸房”和“无主之地”。
网上关于黄果树的避雷贴年年刷屏,难道当地有关部门真的就是看不见吗?还是装作没看见?有人说,来一趟黄果树,体验完只想再也不来贵州,这话听着扎心,但话糙理不糙。贵州的风景明明可以做到全国最美可惜景区管理却是全国倒数。流量、票房赚到手软,服务却一年不如一年。你说这是游客的错吗?还是景区理直气壮觉得“爱来不来”?
其实游客不是不能接受高峰拥挤。但你最起码要有控流、导流,排队区有遮阳,厕所干净,返程车高频发车,有人管秩序。别让每个游客都像“闯关打怪”一样,花钱买罪受。要说服务,连小县城的公园都能做得更好.
如果你非要来黄果树,记住老司机的忠告:6点前冲进园区,直接奔大瀑布,水帘洞预约第一波,不要轻易去天星桥,返程扶梯和观光车能买全买全,别想着省钱省时间。否则你会亲身体会到什么叫“排队三小时,看景三分钟,上厕所三秒钟”。
贵州的美景值得被更多人看到但景区管理要是还这么“离谱”,迟早没人愿意再为这样的体验买单。奉劝有关部门:别再把游客当“韭菜”,别再用“旺季太忙”当挡箭牌。想要游客买单,先得把服务做好。
你有在黄果树被劝退的经历吗?或者你有什么避坑秘籍?欢迎评论区一起吐槽,大家抱团避大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