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要让我选出中国红色旅游的必去地,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三个地方:江西井冈山和江西瑞金,以及贵州遵义。
井冈山,一九二八年四月朱毛会师的根据地。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南昌起义”的部分武装,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这里,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最初保障。
瑞金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等。红军万里长征第一步,从这里迈出。值得一来再来。
遵义呢?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由此遵义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民间俗话说:只要路线对了头,不愁没有窝窝头。
正确的路线,是胜利的保证。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去遵义,看什么?遵义会议会址,第一目标地。走进原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大门口门额上“遵义会议会址”几个“毛体”大字,引人注目。这是中国众多红色纪念地中,唯一一个毛主席亲笔题名的地方。
遵义会议会址由主楼和跨院两部分组成。主楼上东走道原房主的小客厅,是遵义会议会议室。会议室保留着开会时的原貌:取暖的火盆、木桌、藤椅等细节,让观者的思绪,跟着介绍,穿越回到一九三五年那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关键三天。
在会址里转一圈,到“红军街”走走,大半天过去了。距离遵义不远的娄山关,是游玩遵义的必去点。《忆秦娥.娄山关》,倒背如流的这首词,让娄山关有了与遵义一样地位。“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距离遵义城约六十公里,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是贵州北部入川的重要隘口。《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独特险要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娄山关战役,更是关系红军的生死存亡。1935年,毛泽东和中央红军长征来到贵州遵义。红军先后于1月6日到1月22日、2月24日到28日两次打响娄山关战都,战火的狼烟一直到3月5日才结束。
二十九天的战斗,红军用勇敢和牺牲,保卫了中央红军。第一次战斗,保证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第二次战斗,用胜利实践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娄山关战役,是红军长征后第一个大胜仗,也是一次重大的军事转折,更是四渡赤水关键之战。
登上小尖山,抚摸着山石上的累累弹痕,仿佛看到红军指战员勇猛的身影。那些身影,幻化成遵义烈士陵园里永恒的墓碑。“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残阳如同鲜活生命倒下时流出的汩汩鲜红。
一个会议,一场战斗,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娄山关的硝烟,似乎还没有散去。娄山关的美景,却以另一种姿态呈现。登到山的最高处,不是最好时光。介绍说能欣赏到的日出日落,和我们的时间安排不合拍。那就下来吧,找一个痛饮庆功酒的地方,潇洒走一回。
来都来了,能不去茅台?茅台镇,我以为有两大亮点:中国酒文化博物馆和茅台渡。茅台渡口,是红军三渡赤水河所在地,如今有纪念碑、纪念园和浮桥遗址。走上浮桥体验红军渡河的场景,没有当年生死一线的危险,只能在心里暗唱几句《长征组歌》,表达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
中国酒文化博物馆设在原茅台酒厂旧址。但是,那里只有陈列的展品,没有销售的正宗茅台。到茅台镇正着反着转悠了几趟,除了看到家家都是茅台酒的大缸酒坛外,市场上价格惊人的茅台酒,居然没有找到!
茅台镇,可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故乡,还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好在我不会喝酒,没找到所谓的正宗,丝毫不影响我游玩的心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