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农村公路上,往来车辆川流不息。不远处,小镇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7月,当全国多地进入“烧烤模式”,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却以平均25℃左右的凉爽宜人气候,成为不少外地游客的避暑胜地。
今年入夏以来,九坝镇已接待游客12万人次,其中多数游客来自川渝地区;全镇912家乡村民宿预订率达98%……当地凭借“凉资源”这块敲门砖,大力发展“候鸟经济”,让游客从“旅”到“居”,从游客变“留客”。
“这里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重庆游客周开龙连续8年选择到九坝镇避暑,他道出了许多“候鸟”的心声。
周开龙回忆,第一年来九坝镇时,有些路还是泥巴路,两旁都是庄稼地。如今,泥巴路变成了沥青路,道路两旁种上了花草。“盛夏时节,路边的波斯菊开得艳,红色的像火、粉色的似霞,层层叠叠,像一块五彩斑斓的地毯。每天饭后,我们夫妻俩都要来此散步,拍照成了我的乐趣之一。”周开龙说。
而这样的蜕变始于3年前,九坝镇创新推行“政府主导+协会主推+群众参与”模式,以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五化”工程建设打造菜园、田园、果园、花园、庭园“五园”美景,让农旅深度融合、生态持续修复、村庄整洁有序。
“今年,各村(社区)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在整治人居环境、提升村庄形象上持续发力。”九坝镇相关负责人说。
该镇还通过整合山堡、高岗等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一方面,引导农家乐、民宿等特色业态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建立乡村旅游协会、游客临时党支部和候鸟协会临时党支部等,构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化水平。
近3年来,该镇群众自筹资金3200余万元,义务投工1.5万个,完成公路改造12.3公里,种植景观植物3.6万株,安装路灯、射灯及进行房屋亮化1600余处,改造240余户群众的民宿房间,打造2000余亩美丽菜园、美丽果园、美丽田园,建成风筝长廊网红打卡点等。
如何让“候鸟”变“留鸟”?九坝镇党委书记赵德富说:“以康养旅游地产破题。”
数据显示,该镇康养旅游地产企业12家,已售房源42.75万平方米,平均房价为5500元/平方米,川渝购房者占95%,这也留住了4.7万避暑客,他们成为“新九坝人”。
“住了一晚,我就决定成为这里的业主。”65岁的张先生坦言,从北京来到九坝,是他认为最正确的决定,凉爽的温度、丰富的负氧离子、像亲人一样的物业管家,自己提前过上了理想的生活。“我现在冬天在三亚,夏天在九坝。”
“从卖房子,到卖生活方式”,坐落于九坝镇的十里云湖项目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据该项目营销总监王洪涛介绍,“小区推出‘三大管家’服务,分别是生活管家、健康管家和快乐管家。生活管家是为业主的生活服务,比如日常保洁、家具家电维修;健康管家通过档案管理、风险评估为业主的健康护航;快乐管家是让业主融入丰富多样的社群,如舞蹈、合唱、太极……享受丰富多彩的休闲度假生活。”
50岁的何晓琴来自四川遂宁,出来避暑,她担心一个外地人,没有朋友帮忙。成为十里云湖业主后,一个电话,就能让家庭管家提前打扫房屋,让她开心不已,她说:“找避暑房,也不能降低生活品质。”
记者看见何晓琴时,她与亲朋好友正在社区食堂用餐,她开心地说:“不想做饭,就来食堂吃,好吃又实惠!”在何晓琴的介绍下,不少亲朋也选择成为了十里云湖的业主。
赵德富认为,仅仅让“候鸟式”游客留下来还不够,关键是要让他们真正安心扎根。为此,九坝镇专门设立了游客服务中心,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难题。
夜幕降临,63岁的四川游客姚友碧正带领大家排练舞蹈《山楂树》,为“村晚”做准备。在去年的“村晚”舞台上,该舞蹈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让姚友碧对避暑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这里不但气候好、环境好,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为此,姚友碧提前预付了10年的房租,准备在此安度晚年。
游客来到这里,怎么提升精神文化生活,让大家开心充实,这就与“村晚”密不可分。早在多年前,桐梓自发组织消夏晚会和迎新晚会,这便是桐梓“村晚”的雏形。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原本小型的消夏晚会逐渐演变为主客共欢的大型“村晚”,九坝镇山堡社区渐渐变成了桐梓夏季“村晚”核心举办地。
现在,桐梓夏季“村晚”已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化盛宴,也成为撬动区域经济的支点——2024年“村晚”带动“云上夜市”等消费场景,区域综合收入达21.43亿元。非遗展演、乡土人才亮相,让游客“既养生又养心”。
游客的餐桌同样拉动产业转型。返乡创业者令狐昌亮的葡萄园年利润超20万元,金手指等品种成为避暑游客后备箱的“爆款伴手礼”;杨修华的40亩蔬菜基地实现就地销售,首批花菜销售收入10万元。目前,九坝镇已引进特色餐饮150余家,还发展有中医理疗服务,形成“避暑经济”全链条。
从“凉资源”到“热产业”,九坝镇通过“环境增值—产业升级—文化赋能”三步走,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金山银山。赵德富告诉记者:“我们要让绿水青山‘长’出产业,‘流’出文化,‘变’出幸福。”
来源:遵义日报
作者:陆邱珊 匡斌 代芯源 佘淳彧
作者单位: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李俊 欧阳博婧 肖静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