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西双版纳是我心中的“拍照圣地”,原因倒不一定是我在这里拍照有多好看,而是这里拍照的人多到“独一无二”,几乎每位女生从西双版纳回来都有一套傣族服饰的“艺术照”在手。
当我跟“然记”,两位单身汉到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的时候,考虑是不是也租一套当地民族服饰穿上时,一看上身效果有《边水往事》那味儿,还是算了吧!
曼听公园,是拍照“重地”。
一进门,就能看到周总理身着傣装参加泼水节的全身铜像,这是为了纪念1961年周总理参加西双版纳泼水节而建造。
1300多年的历史的曼听公园,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这儿能看到王室建筑,也有佛文化场所,还有一些民俗文化展示。
建筑异域风情浓厚,以金黄色和红色为主调,外墙和内厅装饰着金色图纹。屋顶多呈三角形,层层叠叠,有孔雀开屏之势。屋檐和屋角都有孔雀、凤凰、狮子等吉祥物。
行宫外多有展示民俗文化内容。
最多的还是拍照的人。
在每一个能拍照的地方,都有专业的、非专业的摄影师,给身着傣装的女生们拍照。
摄影师们有着高超的技艺,能在人流密集处寻找到空隙,虚化掉他人,拍出颇具氛围感的美照。
曼听公园有道门可直通总佛寺,只可惜去得比较晚碰到寺庙关山门,只好折返闲逛。
看这些异域风情的佛塔。
晚上有篝火晚会,参加需要购票,不参加就出门右转了。
大金塔寺是个地标去告庄星光夜市得经过这里。
大塔高达66.6米,象征景洪市与周边一江连六国紧密相连,四周的小塔分别代表邻近四国景观。
星光夜市可与皓月争光,每个小摊如星星之光,燎亮了这漆黑的夜。
景洪的景点颇多,要全逛完需要三天。我们时间不够多,也就只能蜻蜓点水了。
野象谷是进景洪的第一道景点,我们租车来的所以第一天就游完了这里。路上据说时常有野象出没,碰到得小心撤退。
景区里面就安全多了,有大象表演,看完之后就进入喂大象环节,投喂的水果和蔬菜比我吃的还好。看一阵子大象吃播,都流口水了。
野象谷有个蝴蝶园,五彩缤纷和稀奇古怪的蝴蝶都有。是不是在图中看到一片枯叶,其实它是枯叶蝶。
景洪美食,地方特色极浓。很多香料都没尝过,在这里,一下丧失了品鉴能力。
我想去有烟火气的地方,但还是忍不住去试了试网红店的“孔雀宴”。
烤鸡、烤肉、烤鱼都有,拌着酸甜的酱汁,手里抓一把菠萝饭亦或是紫米饭塞进嘴里。一只蓝色孔雀头的道具连着芭蕉叶盖着的托盘,袅袅升起的白色烟雾,应该是干冰吧,氛围感算是到位了。
告庄的星光夜市不敢说是最好吃的夜市,但绝对是最好逛的夜市。
五颜六色的小吃放在用巨型芭蕉叶垫着的箩筐里,一条街逛下来除了新奇还是新奇。
酸甜,酸辣的口味居多,糯叽叽的小吃层出不穷。
在这就是图个新鲜,价格不便宜,看到没吃过的就去尝尝,也算是填补了“美食地图”的空白。
曼斗路与旅游巷交叉口有一个包浆豆腐的小吃摊,豆腐水嫩如浆,发酵的风味十足,酱汁调的非常到位,把豆腐蘸满酱汁送入嘴里,滋味在口中爆开来,简直不要太满足。
只是这是三年前的事了,不知道摊子还在不在。
烧烤得吃傣味的,这种路边摊才有烟火气,只是我们在散步消食,只能看看而已。
傣味撒撇米线,同伴“然记”吃过贵州的牛瘪汤米线,我在景谷也吃过牛撒撇,这种“特色美食”,尝尝就好了,吃不惯。建议先吃了再查是什么东西做的。
鸡丝米线最能抚慰人心,多放点韭菜和辣椒油,贼带劲。
听上去略黑暗的“江鳅煮臭豆腐”,实际是当地的一道美味。
当地人说江鳅并非鲶鱼,但能查到的资料也蛮少,无法辨别。肉质跟鲶鱼其实差别不大,配上臭豆腐,煮得香臭香臭的,一定得加辣才过瘾。
创业路的“景凤缘”,是街边的大排档馆子,开了也算有些年头。
带皮小炒黄牛肉,牛肉厚切带皮,吃起来软糯弹牙,香芹的脆度乃点睛之笔,辣度恰到好处,乃下饭佳品。
这顿香辣小炒下肚,终于告别了五颜六色的酸辣和酸甜,味蕾又重回熟悉的轨道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