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在海涛汹涌的水面上,有一座屹立近千年的古桥,心里就激动。
在古代,可是没有钢筋水泥的!这座桥有三大“黑科技”的。
中午到了泉州吃了泉州卤面,休息了一下,就前往洛阳桥——虽然叫做洛阳桥,但是并不在洛阳。
这里说个问题:为什么泉州第一站我去洛阳桥,为什么泉州的桥叫做洛阳桥。

我喜欢走古桥,西安周边的古桥我已经走过不少,但大多是明清的,而洛阳桥是宋桥,是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之一。

茅以升称赞其为“福建桥梁中的状元”,与赵州桥、卢沟桥、潮州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为什么叫做洛阳桥,这是和移民有关系。

唐朝中原人南迁,河洛一带的人多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来到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洛阳”。
洛阳桥距离古城不到10公里,远远看去就很震撼,走进以后,发现海滩还有很多绿色的树林,一问,果然是红树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

这么有很多卖牡蛎的,开始我还不以为意,后来才知道这和洛阳桥有关系。
洛阳桥是免费的,这个我真是没有想到,但是游人并不多。

(桥南这边有蔡襄祠,里面有不少好东西,我是错过了)
桥端有二尊石将军,身披盔甲手按长剑,表情各异,他们守卫着大桥,从宋代一直站立到今天。
这个桥墩的设计我很熟悉,这叫做筏形基础,很多古桥都是这样,上游都是尖形,减轻水流的冲击力,没有想到海上的桥也是这样。
当时要在松软的滩涂上打基础,就先是在滩涂上面抛撒石头,然后在石头上面再建桥墩,这算是第一个黑科技。

洛阳桥长834米,宽7米,有500个石雕护栏、28只石狮子、9座石塔,46个桥墩,47个桥孔。全都是由花岗岩筑成,铺设桥面的石板长10米,宽1米,重达10000公斤。
这么重的石板,是怎么加上去的?
这就是古代人的聪明了。
“激浪涨舟,浮运架梁”,利用潮汐的涨落,在涨潮的时候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既减轻人力负担,又方便石料的运输,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洛阳桥创造了建桥史浮运架桥的记录,这是第二大黑科技。
洛阳桥地处泉州城东北洛阳江口,是福建与广东北上的交通要道,也是厦门、福州往来的必经之地。
之前人们一直靠以渡船往来江上,要是雨季或是海水涨潮,搭渡翻船而葬身江中者,难以计数。
宋代的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在泉州知府蔡襄的号召下,当地商民集资1400万两白银兴建了这座跨海大桥,实现“长虹卧波人争越,闽海四洲变通途”的愿望。
看看,桥墩上还有铁铸的燕尾榫来加固。
前面说这里有很多卖牡蛎的,这和洛阳桥的第三个“黑科技”有关。
牡蛎加固桥基的方法,这可是“生物加固法”。
那个时候没有水泥,石块间空隙怎么填补?古人巧妙的用了牡蛎。
牡蛎壳具有固着性,繁殖能力很强。以牡蛎固基就是利用牡蛎迅速繁殖的特性,把原来松散的石堤胶结成牢固的整体,防止基石被潮水冲走。
这是世界上率先将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建筑的先例。此外,为了有效保护桥基和桥墩,禁止人们采食桥下牡蛎。
因为这里的牡蛎多,所以当地人在旁边树立一些礁石养殖牡蛎。
桥中间小岛上有个“海内第一桥”展馆,陈设了很多有关洛阳桥的资料。
粗粗的浏览一遍后,我才知道我错过了桥南的蔡襄祠。
小岛上面还有一株古来的大榕树。
展馆外面的碑石很多,多是称颂蔡襄和洛阳桥的。
参观完接着走,桥才走了一半的样子。
这个“晋惠交界”就是晋江和惠安交界的意思。
一脚踏二县,就是这个意思。

很多人都错过了“月光菩萨”,就是在这个石塔的一面上,因为是刻在面向滩涂的一面,在桥上是看不到的。
当然,我也错过了,要看这个还是有些危险的。
网上资料
这是明代遗存,月光菩萨像面朝西方,肩颈部巧妙地装饰着海云纹样,这正好指向了月亮升起、海潮涌动的方向。
洛阳桥近千年修理和重建共16次,大修不过3次,可见其坚固。
没有参观蔡襄祠,这里就拜拜蔡襄像。
现在很多地方长官搞形象工程,要是都能搞像洛阳桥这样的形象工程,也算是阿弥陀佛了
过桥就是万安村,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村落。
万安村依山临海,地方志载:万安渡“水阔五里,深不可测”一遇狂风,则“沉舟被溺死无算”,故得名万安。
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昭惠庙,是泉州最早祭祀海神通远王的庙宇之一 ,承载宋元时期官府主导的祈风祭海仪式 ,至今保留元宵海神巡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建筑就是闽南特色了,一些建筑部分很夸张。
在万安村我是第一次看到闽南红砖古厝的房屋,很是稀罕。
在村子里转了很长时间,却看到街面上很多房子没有住人,却都在装饰,猜想是要打造旅游了。
后来看的资料确实如此。
这个村子保留的建筑很完整,后来我在泉州其他地方看到这样的房子,都已经成了旅游景点,这个算是最有烟火气的。
要是被打造成景点,估计烟火气就少了。
离开村子的时候,还有很多买卖海产品的,不知道这个叫做
晚上吃了姜母鸭,老姜味道很浓的。
洛阳桥这么厉害,还不收费,却知名度这么低,这是不应该。
明天,就是逛泉州老城了。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