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看到大学老同学的西班牙游记,对塞戈维亚坎迪多餐厅店主盘切乳猪的餐前表演颇有兴趣。这让我秒回2019年夏天也在此品尝过烤乳猪:侍者推出乳猪,老板一通热情洋溢的西班牙语,只能听清英文的“欢迎来到西班牙,欢迎来到塞戈维亚,欢迎来到坎迪多”,接着他以白盘为刃,手起手落,乳猪成块,再向上抛盘,咣当碎地,一气呵成,惊奇、期待、欢乐,餐厅气氛渐趋热烈。一身正装的老者在盘子碎地之时跷起大拇指说中文“谢谢,谢谢”。其实西班牙式烤乳猪滋味并不特别,比之广式烤乳猪的脆香,西班牙式的上桌时将肉浸润于汤汁,吃起来软趴趴。不过坐在石砌老建筑内,那么有仪式感的上菜方式,窗外就可看到保存完好的古罗马高架水渠,这烤乳猪当然游客必吃。
一餐停留,回忆清晰。彼时吃完烤乳猪后我特地去前台寻找盘切乳猪的耄耋老者,八十多岁的他灰发溜光,藏青西装加紫色勋带,仪表堂堂,深色眼镜框,眼睛少见浑浊。他就在楼梯拐弯处一桌站立,看到我们对他竖大拇指,他也回礼,“CHINA,你好,谢谢”。拿了坎迪多店铺广告纸请他签名,他欣然提笔,彼此合影留念。祝他健康长寿,生意兴隆。
客人一波又一波,盘子碎了一个又一个,有时老者操盘,有时他人,把餐厅气氛烤得热气腾腾。查资料,这家店铺的建筑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最初是一家客栈,为途经塞戈维亚的旅人提供食宿。塞戈维亚因其古罗马水道桥和城堡(阿尔卡萨尔)成为重要驿站。坎迪多家族的第一代在1905年接手客栈并将其转型为专业餐厅,以家族姓氏命名。坎迪多本人成为烤乳猪技艺的代表人物。当然烤乳猪有其秘方,介绍说是选1.5公斤的猪仔以牛油、迷迭香、蒜蓉涂抹后放入焗炉焗一个半小时,其间要不断淋入葡萄酒和撒胡椒粉。也许因为口味差异,我对烤乳猪的感受一般,倒是对盘切乳猪印象颇深。餐厅毗邻古罗马水渠,老天赏饭,已成塞戈维亚的地标。2019年被评为西班牙“国家旅游兴趣景点”。内部装饰了很多历史照片和纪念品的坎迪多餐厅,已然不仅是特色美食之地,还是打卡景点。略略搜了一下近期相关视频,几乎拍摄的都是盘切乳猪的欢乐场面,烤乳猪具体什么滋味倒在其次。我将拍的老者照片发给老同学,问他们是否也是同一位,同学说不是。看到其他视频里切乳猪的多为一个六十多岁的厨师装男人。老人还在吗?继续搜,还真看到今年上半年有游客去铺子拍到的老人,被搀扶着颤颤巍巍走进餐室,还是藏青西装加紫色勋带(这勋带是西班牙王室特授的)一丝不苟。老人应该是难得出来了,举盘的手势弱了,可是欢迎词照旧,“谢谢”必然要说,白盘摔地当然清脆。我这个过客,再见老人,颇感亲切。
资料说,目前坎迪多由第四代继承人管理,应该就是这位老者之子,老人则为第三代传人——何塞·玛利亚·洛佩斯,从年龄上看也比较符合我们当时看到的80多岁的样子。那么今年90多岁了,偶尔来店里摔一记盘子也是生活一乐吧。
一间餐厅能这么一代又一代地把建筑、美食尤其是上菜仪式传承下来,要不兴旺也不行,盘子咣当,生意兴旺,走马观花的游人们记不住烤乳猪的滋味,但记得住盘切乳猪的仪式氛围,也就记住了这家店这个城。
原标题:《十日谈 | 龚静:碎一个盘子,旺一铺一地》
栏目编辑:郭影 文字编辑:史佳林
约稿编辑:吴南瑶
来源:作者:龚 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