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发布】
暑假过半,淄博的非遗游与文博游持续升温,各大景点和场馆里人头攒动,充满了欢声笑语,成为亲子家庭和学生群体的热门选择。不少游客直呼:“体验感拉满,这趟来得太值了!”
走进颜神古镇景区,古朴的街巷里处处是热闹的景象。“快来看!师傅要开始吹琉璃了!” 随着人群中的一声呼喊,国家级非遗琉璃烧制技艺表演区瞬间围满了人。只见匠人手持长长的吹杆,从1400℃的窑炉中取出一团炽热的琉璃熔浆,橘红色的光芒映红了周围游客的脸庞。随着匠人的捏、拉、转、吹,原本混沌的熔浆逐渐舒展,眨眼间变成一只展翅的大鸟,引得台下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呼:“哇!太神奇了!” 刚出炉的琉璃作品还带着余温,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泽,不少游客举着手机记录下这从炽热到璀璨的蜕变瞬间。“光看表演就觉得够了,这手艺太绝了!” 一位来自江苏的游客感慨道。
在这里,大家都想亲手试试“够味儿”的非遗技艺。12 岁的小女孩果果正屏住呼吸,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用镊子调整琉璃造型的细节。“妈妈你看,我做出了一个海星!”当火红的熔料渐渐冷却,那个精致的海星文创作品初具雏形时,她兴奋地大喊起来。
在机器取代手工的时代,淄博的非遗体验正让孩子们触摸到永不褪色的工匠之心。当丝线遇上染缸,当大豆化作酱香,答案就藏在千年传承中。这个暑假,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走进周村,在非遗工坊亲手创作丝绸水拓画,看颜料在水面晕染出万千图案;体验古法酱油“倒缸”绝技,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碰撞。
玉兔信芳园酱醋文化博物馆内,刚进门,醇厚的酱香裹挟着清冽的醋香便扑面而来。扎着小辫、攥着放大镜的小探险家们被百年老园的气息吸引,雀跃着化身“非遗小匠人”,走进这座飘香150年的园子。在这个比游乐场更迷人的“酱醋王国”里,孩子们踮脚凑到酱油大陶缸前,使劲吸一口气,发酵的醇厚气息与豆香入鼻,笑声与酱香在百年园子里荡漾。
这个暑假,淄博的非遗游和文博游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或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变成了可看、可玩、可触摸的生动体验。游客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温度,也让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在暑期的烟火气中愈发鲜活。
炎炎暑期,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内人头攒动,其中 “浴火芳华 —— 琉璃灯工艺术展”展区内更是热闹非凡,总是围满了前来探秘的孩子们。他们紧盯着展柜内流光溢彩的琉璃灯工艺术品,琉璃花簪、十二花神琉璃……一边看,嘴里还不时发出阵阵赞叹。一位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家长表示:“平时很难有机会让孩子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这么精美的琉璃艺术品,尤其是这十二花神琉璃,不仅花好看,还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孩子在这里既能欣赏到艺术之美,又能了解到花神的传说,收获特别大。”
临淄足球博物馆,是一部立体的足球文化百科全书。在一楼古代蹴鞠展区,孩子们看着展柜里的文物和复原场景,不时发出惊叹;在齐文化博物馆,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与青铜礼器的厚重气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鲜活的“齐国历史画卷”……
当暮色为淄博的街巷镀上暖金,这个夏天,淄博正用非遗的烟火气、文博场馆的文化味,让文化传承有了最生动的模样。(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秋云)
来源:淄博日报 博览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