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00万,深圳科学技术馆(以下简称“深圳科技馆”)只用了不到90天。这座位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区域的场馆,短短数月达到百万到访量,深圳科技馆何以迅速成为深圳新晋的文化地标?
深圳科学技术馆。
深圳科技馆是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这座占地6.6万平方米的场馆,定位为全球首家数字文明科技馆。其吸引力首先源于核心区位优势与创新生态。该馆地处光明科学城核心地带,与区域创新资源深度联动。具体而言,光明科学城的创新活力为深圳科技馆带来资源与持续关注,同时,深圳科技馆的开放也提升了区域的科学辨识度。
深圳科技馆的魅力,更在于其成功打破了传统场馆的年龄界限,场馆通过精心设计的内容与活动吸引全年龄层观众。据了解,来访主力是80后、90后亲子家庭,场馆的设计提升了亲子家庭的体验深度。初高中生能在丰富的人机交互中将课本理论具象化;即便是白发老者,也能沉浸在科技变迁的体验中,并在专门设置的舒适休息区小憩。在这里,不同年龄层都能找到参与方式。
作为全球首家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科技馆,这一定位赋予了深圳科技馆独特的识别度,而其核心吸引力则在于主题下深度打磨的硬核内容。场馆以“通信科技”为主线,贯穿六层空间,构建了一部立体的科技发展史。展项的构思与质量是重中之重。据悉,深圳科技馆与全国顶尖科研院所及科学家深度合作,展项设计经反复推敲修改上百次。这种精益求精确保了展项兼具严谨的科学性与深远的启发性。例如,三层“美好生活”展厅的“社交网络的反思”展项,在展现技术便利的同时,引导公众辩证思考信息过载、网络暴力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特设“身心奥秘”展区与之呼应。五层“宇宙探源”展厅的空间布局则更具哲学意味,观众在俯瞰层层递进的科技文明、仰望星空模拟的沉浸中,自然引发对人类为世界与未来带来何种可能的追问,及对航天航空的深层思考。
深圳科学技术馆成为市民热门打卡地标。
持续注入的新鲜活力是其保持热度的关键。开馆后,深圳科技馆在原有950个互动展项基础上,暑期新增了VR临时展厅,延长开放时间,并提供免费展教活动。针对青少年,联合科大讯飞、华大集团等推出8大主题研学。场馆还积极引进高质量临时展览,如运用XR技术的“太空奥德赛”沉浸式体验展、视觉效果震撼的“霸主重生”古生物展,有效提升了展品更新频率与丰富度。
吸睛效果显而易见:开馆不足三个月,百万观众用脚步投出了信任一票。凭借核心区位、全龄友好设计、深度精磨的“数字文明”主题内容,以及不断刷新的活动运营,深圳科技馆迅速跃升为城市科学文化新地标,让承载深圳科学梦想的“科技大飞船”持续散发独特魅力。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林彦君 通讯员 霍志欣(资料图片)
编辑 汪文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