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市,位于越南北部,自11世纪起开始成为越南历史多个朝代的都城,阮朝明命十二年(1831年)定名河内。1976年7月2日,越南南北统一,河内成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
漫步河内市街头,发现路上的车辆,行人不多,许多载着游客的三轮观光车,慢悠悠地驶过。

同庆三年(1888年),阮朝割让河内、海防和岘港给法国。1954年7月21日,法国承认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独立,从越南北方撤军,10月2日签署河内行政管辖权移交协议。
法国殖民统治半个世纪的河内街头,遗有大量法式建筑。

巴亭广场,位于河内市市中心,是河内市举行大型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巴亭广场举行群众大会,宣读《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河内成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

胡志明纪念堂(胡志明陵墓),位于巴亭广场,陵墓长320米、宽100米、高21.6米,共三层。中间一层为中心建筑,安放着胡志明主席的遗体。
深灰色大理石建筑,庄严而肃穆。陵墓顶部用红宝石镶嵌“胡志明主席”五个字。广场一侧红色标语“伟大胡志明活在我们心中”。

人民大会堂(国会大厦),位于巴亭广场西侧,与胡志明纪念堂南北相对。2014年在原人民会堂旧址上重建完成,主体为方形框架环绕圆形会议厅,地下2层、地上5层,高39米。

主席府,主体建筑是一栋法式别墅,周边种植红木、黄花梨等珍贵树木,以前是法国印度支那总督府,建于1900年。

第54号房屋,胡志明自1954年居住与工作的房屋。

芒果路,胡志明散步与锻炼身体之处。
胡志明博物馆,建于1990年。馆内主要展出胡志明主席生平事迹、手稿、生前使用物品、赠送的礼物等。

河内旗台,阮世祖(嘉隆帝)阮福映(1762-1820)灭西山朝统一越南后所建,建于阮世祖嘉隆四年至嘉隆十一年(1805-1812年),三层平台,一层有宽大的台阶,二层三层四面有拱形门,塔柱高约18米。
军事博物馆,位于旗台院内 ,建于1959年,馆内陈列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中缴获、摧毁的各式装备。

飞机残骸“纪念碑”,既像纪念碑又像坟墓的现代艺术作品。中间是一架法军的美制野猫战斗机的后机身,直指天空;周围散落着各种飞机残骸,如B-52的发动机。1972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批准出动B-52战略轰炸机,对越南河内进行大规模轰炸。
中间下方这张由美国摄影记者拍摄的著名作品,一名身背枪支的越南少女在海滩上拖着被击落的飞机残骸在行进,残骸上的美国空军徽记清晰可见。碧海蓝天、妙龄少女、飞机残骸,组成了一幅对比强烈而富有深意的画面。
越南母亲塑像,位于军事博物馆内。
独柱寺,始建于1049年的李朝,因建在灵沼池中一根大石柱上而得名。原寺于1954年法国撤军时被炸毁,仅存石柱。1955年在原址依原样重建。
参观胡志明故居的幼儿园小朋友,绿帽子是标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