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佳森 通讯员 郭钰)8月4日,山西自然博物馆面向少年儿童推出品牌系列活动——“森林秘境·自然精灵”小讲解员暑期研学第二季开营,该研学营旨在通过自然探索、科学普及、沉浸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孩子们探索自然的热情、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引导青少年自觉成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此次研学分两期开展,第一期于7月20日(周日)至7月27日(周日)开营;第二期于8月3日(周日)至8月10日(周日)开营。研学对象为7岁至12岁少年儿童。
山西自然博物馆致力于将展板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出发,在行走中主动观察、探索发现;在发现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展开趣味讨论,培养开放视野。活动负责人穆超超介绍,该活动秉承“亲近自然,磨练意志”的教育理念,以“先行后知”为核心思想,采用“探索+体验”的沉浸式模式开展研学活动。
据负责老师尚恬宇表示,第二季活动课程体系丰富多元,包含远古交响、生命诗篇、微观华章、大地密语等八个主题,涵盖了远古生物、野生动物、昆虫世界、植物王国、矿物晶体、自然生态等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多维度深度科普讲座与实践互动手工。
“我们的手工互动课程是根据科普讲座内容配套设计,比如在自然生态课程之后为孩子们设计的‘生态球’手工,大家通过透明玻璃瓶、水草、石头和小型水生植物苔藓等构建微型生态景观。”参与课程设计老师石玥、唐晓曼介绍,为了打破传统学习界限,他们还特别引入“博物馆奇妙夜”沉浸式夜宿活动。此外,“小讲解员”职业体验更是让学员深刻感受到寓教于乐的成长蜕变。
回顾第一期活动,负责老师任洁介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小精灵”们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其中,学员王若伊通过化石挖掘与修复课程体验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宋其桐则表示,专家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她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吴涵坤讲述起自己从最开始只敢面对展板讲解的紧张心理,到现在可以自信地面向观众讲解。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该研学不仅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更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与自信心,为未来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