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流行到西宁避暑,从武汉到西宁的高铁座无虚席,避暑大军一波又一波,眼下到西宁避暑是一种潮流!”
“在西宁开客栈十几年了,还从没见过这么多来避暑的游客,夸张的是连青旅的床位都要提前一周预订!”
……
近期,众多游客在社交平台上热情分享“西宁夏日的凉爽”,不少博主也纷纷前往打卡、推介西宁。一时间,这座高原古城在炎炎夏日再次“出圈”,来西宁避暑游玩成了一种流行趋势。
这座高原古城究竟有何魅力,能成为游客追捧的避暑胜地?
答案藏在那独一份的清凉与风情里。当全国多地被高温炙烤时,西宁这座安装了“天然空调”的城市,以夏季平均气温17℃的清凉吸引着八方游客。再加上浓郁的城市风情与诱人的特色美食,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夏日画卷,也让“去西宁避暑”成为今夏的潮流。
▶▶ 清凉舒适开启游客夏日“新体验” ◀◀
“谁懂这股清凉感!”“夜晚走在西宁街头,真舒服!”西宁的魅力,首先体现在得天独厚的清凉气候上。西宁地处高原,夏季平均气温仅17℃,昼夜温差达10℃以上,成为夏季的“避暑天堂”。从重庆“逃离高温”的游客李微一家感慨道:“那边的夏天热得人都快融化了,走在街上就像在蒸桑拿。来到西宁,感觉一下子变得凉爽舒适,太舒服啦!”
西宁的清凉,不仅在于气候,更在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南北山的绿树成荫,湟水河的潺潺流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凉爽。清晨在麒麟湾晨练的市民赵大爷说:“西宁的夏天相较于外地还是很凉爽的,这几年每到七八月,街上都是避暑的游客,很多都是全家出动。白天和傍晚推荐大家逛逛西宁的公园绿地,真的很惬意。”
这种清凉不仅带来了舒适感,更能承载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随着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西宁半程马拉松赛等赛事的举办,越来越多运动爱好者选择来到西宁开启一场清凉的运动之旅。来自广州的骑行爱好者小林正在西宁进行骑行过渡,他兴奋地说:“这几天在西宁骑行太舒服了,气温适宜,空气清新,过几天我准备骑行去青海湖,看看沿途如诗如画的风景。”
▶▶ 多元文化碰撞出独特吸引力 ◀◀
避暑之余,西宁的城市文化中藏着更多惊喜。暑假期间,青海省博物馆门前参观的游客排起了长队,不少游客看到长长的队伍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记录。走进博物馆内,游客们放缓脚步,仔细地观看每一件展品。“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法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看一看。”来自北京的王先生感慨地说,“青海是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魅力。”
在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里,观看“顶流”雪豹、兔狲、荒漠猫、猞猁等高原动物的游客一波接一波,热闹非凡。“我们的西宁之旅,最期待的就是来动物园看雪豹!今天终于看到了,值了!”游客何珺妤边展示拍摄的雪豹照片边说,“一会儿还要再去买几个雪豹文创带给朋友。”
西宁的多元文化魅力不仅体现在游览参观中,更藏于那些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里,成为游客带走西宁记忆的独特载体。青海美食元素的冰箱贴、青海人文景观的明信片、雪豹玩偶……各类形态各异、造型独特的文创好物,让人目不暇接。游客们穿梭在文创店中,精心挑选着心仪的文创产品,在沉浸式体验中将属于西宁的文化记忆打包带走。“我们目前有上百种文创产品,以青海的人文、景观、美食为元素,七月以来各类造型的冰箱贴深受外地游客的喜爱。”西北大环线文创实验室负责人介绍说。
▶▶ 烟火气里的独特“美食之旅” ◀◀
随着美食博主“特别乌啦啦”的几期西宁美食视频推出,不少游客纷纷行动起来,“跟着乌啦啦打卡”成了他们探索西宁美食的“权威”攻略。不少西宁市民“严选”的美食店前,前来品尝的游客排起了长队。“我这几天跟着博主吃了抓面、烤羊肉、牛杂汤、炮仗面,本来只想避暑,结果胖了好几斤!”这是四川游客张先生的玩笑话,却说出了西宁美食的魅力。
清甜解渴的甜醅、肉香四溢的炕锅、热气腾腾的土火锅、劲道爽滑的酿皮、香气四溢的狗浇尿饼……西宁的美食丰富多样,总有一款能精准击中游客的味蕾。“我们刚到西宁,放下行李就赶到了下南关街,还没走多远,手上的小吃已经拿满了!”游客汪静和家人正在“逛吃打卡”,“这几天,我们准备把西宁的特色街市都转一圈,好好尝尝高原风味”。
当微风拂过街巷,当多元文化在阳光下绽放,当特色美食在舌尖跳跃,西宁的夏天便有了独属于它的生动注脚。如今,“到西宁避暑”早已超越了单纯躲避高温的需求,变成一场关于清凉、关于文化、关于美味的深度邂逅。当越来越多的人把西宁列为“避暑”理想目的地,西宁也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记者 衣凯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