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多名网友发帖反映,贵州施秉县杉木河漂流景区游客高喊“退票”,有人中暑晕倒。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施秉县文化和旅游局回应,高呼退票是因为客流量暴增,加上交通堵塞导致游客无法离开景区引起的。贵州作为避暑胜地,夏日游客数量急剧增加,而漂流作为贵州热门旅游项目更是备受青睐。然而景区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的承载能力,更在一些基础服务方面管理混乱,缺乏对游客的保障。景区作为城市名片,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应当做到将“流量”思维转化为“服务”思维,才能带给游客良好的体验感,真正留住游客。
杉木河漂流项目作为网红打卡点,吸引大量游客,但服务质量却跟不上,出现排队超五小时、手机信号差、无车接送、拥堵等情况,大量游客滞留至凌晨。在社交平台的投诉中,游客质疑其服务管理混乱,服务措施与应急预案不到位,将游客的安全与体验置于次要地位。8月3日凌晨,杉木河景区发布致歉信,表示将进行整改,努力提升景区运营水平,并提供退票处理。
旅游本质是体验经济,游客的体验才是景区持续经营下去的保障。暑期人流量大,漂流作为高风险游玩项目,景区更应加强配套设施优化。此次事件中接驳车、救生设备、信号覆盖均未匹配客流量,工作人员也没有及时提供分流引导和紧急疏散群众补救措施,加剧了游客的恐慌情绪。就在7月30日,贵州习水县二郎镇飞鱼谷漂流景区发生了游客溺亡事件,该河段水流湍急,景区未给游客配备安全帽且游客救生衣被水冲落,导致悲剧发生。这些事件暴露了部分景区安全监管缺位,基础设施服务跟不上游客数量的增加。对此,文旅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增加设备检查频次,规范工作人员操作,提升行业的安全意识。只有在保障游客安全的前提下,旅游业才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景区服务也折射着城市的风貌。当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游客流动频繁,景区要实现长远发展,就要意识到服务才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一些口碑较好的景区,如九寨沟景区,不仅采用实时监测与分流系统,更是实现了智能化交通管理,观光车不仅接踵而至,几乎无拥堵,车上更是配备了导游对景点进行介绍,深受游客称赞。景区作为外来游客感知这座城市的“核心体验区”,直接影响到游客对于城市的评价和印象。在游客服务上,景区应遵循精细化与人性化的标准,从游客自身体验出发,升级限流系统和预警机制,实现智慧化管理,将“引流”的积极性转移至提升服务。
此次事件不仅为该景区敲响了警钟,更反映了避暑经济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共性问题。各景区应当以此为鉴,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游客体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