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熊猫林里”展区。主办方供图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在近日举行的“幸福成都·游购乡村”消夏夜消费推介会上,有一个展区很是特别。
展台上,既有茶酒菌笋等地方特色产品,又有熊猫冰箱贴等限定文创周边,还有野生动物巡护、观察、科考等研学课程产品。它们来自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有一个共同的品牌标签——“天府熊猫林里”。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是成都生态资源的核心承载地,涵盖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4个县市。
近年来,片区通过科学修复与社区共建,累计修复栖息地超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1.94%;产业培育成果同样丰硕。据统计,片区已认证13款原生态产品,孵化40余家自然教育基地,年接待研学游客超2万人次。
“天府熊猫林里”正是这些成果的集中展示。该品牌整合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四地优质资源,通过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完善的品质溯源体系和创新的联合营销模式,推动分散生态产品向品牌化集群升级。
现场,近30家来自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及周边区域(绵阳、眉山等地)的商家携带百款“国家公园认证产品”和体验项目,通过生态产品展销、非遗文化体验、文旅消费联动三大核心板块,全面展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共生成果,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生态产业的独特魅力。
在山珍风物区里,彭州山林中采酿的蜂蜜、崇州的百年古树枇杷茶等承载着大熊猫栖息地生态转化价值的地标产品,通过“轻加工+文创包装”,变身为走进城市生活的自然好礼。
在非遗匠心区里,都江堰周边社区的茶艺匠人现场演绎茶叶炒制、点茶等传统技艺,将林下好物转换为真实可触的生态产品,让森 林 味道在城市生活中延续。
在产业创新区里,联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的旅游、教育机构推出的专属体验场景、线路和研学课程预售,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全新方式。
“‘天府熊猫林里’品牌将串联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幸福靠山’。”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品牌将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桥梁,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进。
“未来三年,我们计划吸纳超过50家合规企业加入品牌体系,让国家公园的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社区。”品牌负责人透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