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迷茫中睁开双眼,高铁的银色长龙正缓缓驶入站台。玻璃幕墙上“剑门关站”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耀,站前广场上巍峨的城楼飞檐斗拱,电子屏滚动着“一步大蜀道,一眼三国潮”的流光溢彩。
恍惚间记起开元十八年送王炎入蜀时,在咸阳古道边酒肆挥就的《蜀道难》,而今那“难于上青天”的喟叹,竟成了站台广告牌上的文旅标语。
一、夜入三国城
“大蜀道不夜三国城”的灯火在暮色中骤然亮起,如星河倾落人间。我随着人流踏入环形街区,但见三国旌旗与全息投影交织:诸葛亮羽扇轻摇,光影文字在青石板路上流淌;关云长的赤兔马化作儿童电动车,载着欢笑的孩童掠过仿古商铺。中心广场的“眼”状水舞台正上演《三国“眼”绎》,水火交融中,姜维守剑阁的忠魂与高铁穿隧道的现代光影在剑门关背景前重叠。忽闻鼓乐喧天,二十五名汉服演员散入人群,邀游客共跳“巴渝舞”。昔年我在金銮殿为贵妃写清平调,何曾想过千年后百姓皆可夜夜笙歌?
穿过美食飘香的“蜀汉街”,地下通道竟藏着“蜀道奇门”剧本杀。年轻游侠们执任务玉牌,与扮作驿卒的演员对暗号。我抚摸着墙壁上凸起的金牛道浮雕,忽觉指尖温热——那石牛的眼睛竟是感应灯,触发后便投影出“五丁开道”的动画。千年时空在此坍缩:当年王炎背负行囊战战兢兢踏上栈道的身影,与此刻头戴VR眼镜体验蜀道险峻的少女,在光影隧道尽头相遇。
二、雄关新颜
翌晨登临剑门关,七十二峰如青莲绽放。北坡索道轿厢凌空而过,玻璃观景台上游人倚“天空之镜”拍照。东门瓮城前,实景演出《一夫当关》正酣:守关将士的呐喊声中,全息技术让悬崖显现邓艾军队攀援的幻影,又瞬间化为京昆高速的车流。导游讲解器传来数据:“G5京昆高速广绵段扩容后,广元至绵阳仅需70分钟......”我望着绝壁间穿梭的六车道大桥,想起开元年间自秦入蜀的三个月跋涉,忽觉手中酒葫芦里的剑南春愈发醇厚。
翠云廊的古柏森林沐浴晨光。两千余株汉晋古柏枝干虬结,组成地球上最古老的“高速公路绿化带”。触摸“状元柏”龟裂的树皮,感应屏即刻显示:此树植于东汉建安七年,胸径2.6米,树冠投影亩余。几个写生学生笑谈:“张飞当年植柏传军情,现在5G基站藏在树形塔里呢!”林间小径上,智能扫地机器人伪装成石牛模样,与真正的明代拴马桩并肩而立。千年驿道功能嬗变:从军事动脉到生态标本,再成世界级文旅地标的灵魂。
三、古道新生
凉山乡拦马墙前,时光陡然凝滞。五公里青石板路蜿蜒入林,车辙痕深陷如历史的皱纹。宋代糯米石灰浆砌成的拦马墙高约一米,残存的白灰警示线仍依稀可辨。导览员演示古人智慧:门槛石缓速“木牛”,饮马槽盛接雨水,防滑线如天然减速带。几个孩童把矿泉水瓶放进唐代饮马槽凹坑,笑称“给关羽的赤兔马加水”。忽有电瓶观光车悄然而至,车身印着“广元国际旅游城市”标志——那女皇武则天剪影与剑门关造型的“广”字徽章,恰是我在市委公告栏所见。
转出古道,生态博物馆的科技令人瞠目。AR眼镜复原出明万历年间驿卒策马场景时,我的青衫无风自动——画面中冻僵手指书写文书的,不正是当年在青泥岭与我共饮的陇西李十二?而今他的铜像立在体验区,手握的毛笔变成感应棒,游客挥写“通关文牒”便可生成电子印章。馆长展示着最新规划:古驿道将设沉浸式驿站民宿,月夜投壶时,窗外全息投影的“李白”会即兴吟诗。
四、通衢天下
在“蜀道会客厅”沙盘前,市委书记指点江山:西北接兰渝铁路的广巴货运线如金龙腾跃;米仓山温泉度假区的竹林精舍悬于云海;昭化古城与剑门关正连片申报世界遗产。特别引我注目的,是墙上的“三步走”战略图——2027年入境游客倍增,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城市。当被问及“蜀道难精神何在”,他笑指窗外:“从翻越屏障到联通世界,从畏途到通途,这‘通’字便是新时代蜀道魂!”
暮色再临时,我独立剑山绝顶。脚下京昆高速的车河与秦汉金牛古道平行流淌,高铁银龙穿隧而过,晚霞为翠云廊古柏镀上金边。遥想永泰元年途经此地,曾见瘦马枯骨委于悬崖;而今无人机群掠过夜空,排列成“天下雄关”的光阵。山风送来不夜城的《蜀道通》交响乐,恍惚间又闻少年时在戴天山读书的晨钟。
下山路遇背包客问路,金发碧眼的他竟用蜀语笑诵:“噫吁嚱!剑门关,very good!”霎时彻悟:这贯通古今、连接世界的通衢气象,不正是当年“难于上青天”的终极答案?昔时以血肉开天梯的壮士,今朝以智慧架虹桥的工匠,皆在续写着同篇史诗——让险隘成通途,让绝境变桃源,让每颗向往美好的心皆得自由往还。
> 后记:离蜀前夜,我于不夜城数字诗屏题新句:
> “莫惊蜀道化飞虹,且听万国颂长风。
> 千年未改凌云志,不过青天换苍穹。”
> 墨迹在云端生成NFT时,忽见屏幕映出微笑的倒影——那是我,又不全是。
> 这是青莲居士与新时代的和解,更是古老蜀道在人类文明星海中永恒的航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