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游戏互动……8月5日,位于临潼区新丰街道的鸿门宴博物馆迎来了一群特别的访客——由来自全国多地青少年学生组成的研学旅行团队。他们在这里参与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趣味活动,在游览中了解历史、增长知识,度过了一段难忘而有意义的假期时光。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诵读了司马迁史传文《鸿门宴》的经典片段,研习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约法三章”“杯盘狼藉”“置之度外”等与鸿门宴相关的经典成语和历史典故。通过诵读和研习,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韵律美,还对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随后,学生们参加了博物馆特别设置的“聆听历史轶闻,竞猜成语谜底”互动活动。讲解员以鸿门宴历史事件中的细节为线索,设计了“楚汉相争时的‘双雄会’(打一成语)”“项庄舞剑的意图(打一成语)”等一系列成语谜题。学生们分成小组展开讨论,有人低头沉思,有人高声抢答,现场气氛活跃。
“我觉得这次研学旅行非常有意义,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还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河南郑州的学生冯熙然兴奋地说,她特别喜欢博物馆的互动环节,这些互动体验让她对鸿门宴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中,博物馆还通过文物和蜡像介绍、多媒体展示、体验互动等方式,为学生们梳理了鸿门宴前、中、后期的历史脉络,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见识、收获新知。
在参与“投石车攻占彭城”沉浸式体验项目中,学生们体验了校场操练、战场攻城等军事科目,深入了解了古代军事文化。来自江西南昌的学生杨承涛说:“投石车攻城体验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通过这个项目,让我不仅对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物理知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假期,鸿门宴博物馆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以研学接待、馆校共建、主题讲座等为抓手,着力将博物馆打造成为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今年以来,该博物馆进行的“读行古都西安 邂逅周秦汉唐”等主题研学已开展31期,接待了来自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20多个省(市)80多个地区的研学学生,累计接待研学人员1万多人次。
“今年,博物馆将充分发掘馆藏资源,不断升级旅游服务,开发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打造‘跟着课本去旅行’的实践平台,将《鸿门宴》的课文学习延伸到历史事件的发生地。”鸿门宴博物馆馆长张武介绍,他们将通过历史讲解和实景体验等形式,为青少年们提供眼动、手动、脑动等多感官体验,让他们在历史的发生地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感悟传统文化。(记 者:王三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