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绿皮车厢静卧稻浪之畔,飘散着咖啡香;飞驰的球迷专列满载欢呼,串联起城乡赛场……在无锡,冰冷的轨道正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温度与活力。
这里,车厢变身怀旧地标,观光列车穿行地质奇观,主题专列演绎城市美学,交通枢纽涌动自然风情。无锡正以创新为笔,以轨道为线,在江南大地上绘制一幅由车厢和铁轨、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深度交融的“文商旅融合新图景”。
轨道上的“地质方舟”
在中华赏石园南侧坡地,无锡正在打造的“向云端·赏石园”世界观光列车梦乐园已进入最后装修阶段。
据江苏向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敏峰介绍,项目主要包括“向云端”号多国列车核心区、帐篷营地、幻光森林、无动力亲子乐园、巢屋造景区、林间特色民宿区等区域,其中“向云端”号多国列车由八节长20米的列车车厢组成,每节车厢都仿真世界知名观光列车设计。
“登上列车,穿梭其中,仿佛开启了一场环球文化之旅。游客能沉浸式体验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蒋敏峰说。每一节车厢不仅能观光,还承载着不同的复合式娱乐场景功能,比如精致咖饮车厢、多功能团建车厢、儿童游乐场车厢等,星空动感魔幻车厢则借助AR、VR技术,让游客从“异域风情”瞬间带入“赛博朋克”世界。
这一占地3.5万平方米的向云端乐园可称是铁路轨道、自然景观、文化IP的三维融合,观光轨道化身文化叙事轴线,而云端营地则成为激活空域经济的“新接口”。园区规划远不止列车体验,帐篷露营地计划建造6间LOFT独栋民宿和20余顶流动帐篷;数字化赋能的“掌上精灵”交互系统通过AR技术实现童话IP互动;青少年拓展基地则融合了研学教育功能,让地质科普与乡土记忆共生。
“向云端·赏石园”世界观光列车现场实景图。图片来源/无锡发布
绿皮火车开进金色稻田
杨巷镇,被誉为无锡的“味稻小镇”,拥有3万亩优质水稻田,是无锡地区水稻栽培面积最大的农村集镇。2021年初,三节报废的绿皮火车车厢运抵邬泉村300亩观光稻田旁,当地将绿皮车厢改造为游客休闲餐饮空间,开启了这片土地农旅融合的新篇章。
稻浪翻滚,三节墨绿色车厢静卧在连片稻田旁,车厢内咖啡香气弥漫,游客们临窗而坐,手捧“稻梦咖啡”,远眺巨幅稻田画,轨道上的无锡乡村正驶向文旅融合的春天。
“稻田画”是杨巷镇的第一张旅游名片。稻田为纸、水稻为墨,整幅稻田像一方硕大的油画布,秧苗以细腻的笔触点连成线、线构成面,为来来往往的游客展开稻田画卷。当地在稻田景观基础上,相继开发了“最美油菜花田”“最美麦田”,建设景观长廊,将传统农田转变为观光景区,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景观农业规划纵深发展。
九月丰收季,“开”进稻田的绿皮火车会成为当地鹅西文化节最亮眼的风景。农副产品市集、十二花神汉服秀、全羊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环绕车厢展开,传统农耕文明与时尚旅游元素在此完美融合。
邬泉村党总支书记曹国群感慨道:“10多年前,村级集体经济在宜兴几乎垫底。通过推进稻米一二三产业融合,搭乘信息化快车,我们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稻田边的绿皮火车车厢成为这场变革的象征。它们不再奔驰于铁轨,却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怀旧情怀”,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符号。
绿皮车厢改造为咖啡馆。图片来源/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穿行区域之间的专列
无锡的轨道创新不止于静态展示。2025年夏季,“苏超”球迷专列在长三角铁路网上飞驰,成为服务文商体旅融合的流动平台。截至今年8月初,长三角铁路已开行12对“苏超”球迷专列,累计运送球迷超2万人次。这些专列实现“点对点”运输,无缝连接城市与承办赛事的城镇。“相较于自驾需要提前查路线、找停车场,这种专列服务太方便了。”无锡球迷吴先生登上D9556次专列时感慨道。
2025年3月,无锡S1线“云赏樱”专列缓缓驶出三阳广场站。车厢内外被粉色樱花覆盖,乘客扫描二维码,鼋头渚、金匮公园等赏樱胜地的美景便呈现眼前。同时,古运河上的“云赏樱”主题游船与地铁专列形成“轨道+水运”双线联动。游船配备智能讲解系统,结合北斗定位,途经清名桥等文化地标时自动触发故事讲解。一年前,无锡地铁4号线开行“文化法兰西”专列。设计融合中法两国国旗色彩,将法国埃菲尔铁塔、凯旋门与无锡清名桥、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元素巧妙融合。“棒哟无锡Boujour Wuxi”的主题贯穿整个车厢,专列精心展示法国与无锡城市建筑和风景相似的趣味对比图片,向乘客传递两地文化交流的成果。
这些主题专列突破了交通工具的传统定位,成为展示城市文化、连接城乡风光的移动艺术空间。
“云赏樱”地铁专列。图片来源/无锡日报
无锡在探索乡村文商旅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多维度创新模式。再利用废弃设施,如将绿皮火车改造为稻田咖啡馆;拓展交通功能,如“苏超”专列实现点对点运输服务体育赛事……这些创新实践突破了传统交通设施的单一功能,实现“一站多能”的资源高效利用,使轨道交通空间因融入优质文化生态而焕发新的活力,以文化内涵提升商业价值,以商业运营反哺文化传承,形成可持续的文商旅融合生态。当轨道交通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当废弃车厢化身怀旧咖啡馆,这座江南名城正用轨道承载起发展新思路。
文/袁昕
资料来源:无锡发布、宜兴发布、无锡鸿山旅游度假区、香飘杨巷、无锡日报、江南晚报、无锡地铁在线、新京报、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