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
特色旅游列车
因其特色的涂装和舒适的入住体验
吸引了广大旅客的关注
住宿条件这么好
那车上吃得怎么样呢?
咱们今天一起来瞧一瞧
“饭菜全是现炒现做的,这一趟出来真是住得好吃得好!”
8月4日11时50分,Y172次列车餐车内,旅客张先生和朋友围坐一桌,享用着他们此次旅行的最后一顿列车正餐。列车将在当天下午16时46分停靠郑州站,结束17日的新疆游览行程。
作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精品线路,“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深入践行银发经济服务理念,创新推出“铁路服务+旅游产品”双融合模式,全面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在列车餐饮服务方面,他们坚持“高标准选材、高标准制作、高标准服务”,让餐车成为旅途中温暖的“移动美食驿站”。
任贤选能,打造专业厨师团队
“能让旅客吃上热乎的家常菜,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列车厨师长王锁说。这位有着丰富餐饮经验的厨师长,带领着一个由1名主厨和2名帮厨组成的团队。他们每天要为“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上的200多名旅客准备餐食。
王琐和团队成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来到这趟特色旅游列车,他们不仅烹饪技能过硬,更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刀工火候到营养搭配,从食品安全到应急处理,每一位厨师都能胜任列车餐饮的高标准要求。
“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西宁-格尔木-新疆”线路从郑州出发,途经洛阳、西安、兰州、格尔木、和田、喀什、乌鲁木齐、西宁等地,往返共计17天行程,厨师团队要准备五早、十一正共16顿餐食。面对每天200多人次的用餐需求,团队始终坚持“现买、现做、现吃”原则,确保每一道菜品充满“家的味道”。
严把源头,让食品安全“看得见”
列车每到一个食材补给站点,厨师长都会严格采买流程,把控食品安全。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哈密的瓜,他们都挑最好的。
为确保餐饮质量,“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餐车服务监管群”,由列车经理每日上传餐品照片,河南中原铁道旅游集团管理人员实时监控菜品质量。通过线上巡查的方式,他们发现问题可立即整改,确保食品安全全程可控。
“食品安全没有‘差不多’,必须是百分百。”王锁说。从食材采购到烹饪加工,从餐具消毒到食品留样,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化操作规范,每一份食材都做到“持证上岗”:冷藏柜温度严格控制在0-4℃;热炒菜品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以上;成品餐存放不超过2小时;肉类必须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蔬菜要通过农残检测……团队全力确保旅客吃得放心、舒心。
定制服务,让旅途更有“人情味”
翻开王锁的工作日志,记满了旅客的细致需求:6车2号下铺老人要低盐软食、11车3号包厢儿童面条煮烂些……厨师团队的精心、细心浸润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建立厨师团队考核奖惩机制,鼓励他们根据途经地区的饮食文化调整菜单,从信阳闷罐肉到新疆大盘鸡,经过精心改良的菜品,既保留地方特色,又符合列车餐饮的特殊要求,让旅客在旅途中就能体验“舌尖上的丝绸之路”。
“我们既是铁路服务者,又是旅游产品的提供者。”河南中原铁道旅游集团旅游列车事业部部长王瑞国表示。在“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上,一道道诱人的家常菜正温暖着旅客的胃与心,而最动人的,永远是那份真挚的“人情味”。
来源:郑州铁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