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位亮点一览·
水城区依托独特的地理资源和特色农业,打造“凉都三宝”文创产品,成功将刺梨、猕猴桃和春茶等地方特产转化为文化符号。通过创新销售模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成为游客感知六盘水魅力的首选。
刺梨的酸涩、猕猴桃的清甜、春茶的醇香,将这三抹风味做成“夏天的味道”,广东游客张宇恍然,原来这就是“凉都三宝”的魅力。
7月18日试营业,21日正式营业,售价9.9元的“凉都三宝”文创雪糕,日均售出上百支,成为游客感知六盘水的“第一口甜蜜”,也捧出了凉都满满的心意。
“游客带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可触摸的凉都风情。”在水城农业集团销售部副主任刘畅看来,旗舰店就像一座微缩的凉都生态博物馆,用舌尖上的美味传递着心尖上的甜蜜。
刺梨饮品、茶叶、特色公仔整齐摆放,富有民族风情的精美饰品与以凉都标志性景点为原型的创意摆件相映成趣。11个功能区陈列着130余款产品。历时两个月筹备、投入30万元打造的特产店,引来不少游人驻足。
伴手礼柜台的琅琅,根植于乌蒙山野的蜕变。
水城区米箩镇猕猴桃基地,果农王大姐正踩着晨露采摘果实,她脚下的土地曾因“高、少、碎、瘦”被列为贫瘠之地,如今却托起十余万亩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因“山地”而制约,也因“山地”而破局,六盘水以“凉都三宝”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刺梨种植和加工规模全国最大,红心猕猴桃种植规模全省最大,打造了年加工万吨猕猴桃精深加工中心和贵州最先进的分级包装生产线……水城区凭借创新科技之力,在岩石缝隙间开辟出猕猴桃、刺梨、茶叶等特色富民作物生长空间,年产值突破13亿元。
消费新场景弥生消费新潜能,伴手礼店的巧思,在于将农特产品转化为文化符号——猕猴桃不再仅是水果,而是印着“六马”吉祥物的果酒礼盒;刺梨原浆搭配水城农民画帆布包,变身“凉都年味礼包”。
“买刺梨饮品赠马拉松手环,购果酒送农民画杯垫——这种捆绑销售让销量翻倍。”初好公司徐琳琅透露。今年“六马”赛事期间,“刺小妮”系列文创带动关联销售超500万元,而政府推动的“五品五进”工程,更让伴手礼进驻156个加油站超市、高铁站展区,织就起“全域凉都风物网”。
一枚山果,从乌蒙枝头跃进都市行囊;一支雪糕,蕴藏凉都夏日甜蜜。当种植者的汗水与设计师的巧思在伴手礼中相逢,“带走一座城”的故事便有了温度。离开六盘水,张宇不禁感慨,“在这里,我尝到了凉都的山水,也读懂了山里人的匠心。”
特产“挤”进行李箱,从资源输出到文化输出,绿水青山真正化为了“金山银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媛
编辑 邓运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