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房车自驾环游世界第100天,我们从欧洲大陆一跃跨入欧洲后花园的摩洛哥。想象中的北非是卡萨布兰卡的浪漫,是清真寺尖塔与沙漠夕阳的交织。而真实的旅程,像是冷暖自知的探险。
清晨,进入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摩洛哥是非洲北部一个沿海国家,面临大西洋。拉巴特是一座历史名城。四周是城墙,市场和清真寺比比皆是。
来到拉巴特海滨,一边是大片的墓地,一边是茫茫大海,有一个古塔和一座灯塔。远远看着渔港边,一堆堆的东西,走近一看,是卖破旧衣服。此时后悔走路时扔掉的那些衣服。于是决定离开摩洛哥前,将多余衣物都留给这里的人。
进到乌达雅城堡,这是一处古城堡建筑群,里面还住着人家,家家户户紧紧相连,巷道狭窄,只能容一人过去,昔日门牌号延续到今天,所有房屋街道,都是上白下蓝,破败不堪。
而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则是另一种景象,陵墓门口由皇家卫兵骑马背抢守护,现代陵墓和古老塔楼面对着,形成反差,国王穆罕默德五世陵墓,被称为摩洛哥现代建筑的典范。
继续前行来到摩洛哥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被称为摩洛哥经济首都,而首都拉巴特被摩洛哥称为政治首都。
卡萨布兰卡,是好莱坞二战期间一部电影,曾获得奥斯卡奖。电影中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卡萨布兰卡市。以前看过这部电影,因而对这座城市就比较感兴趣。
当真正深入这座城市中,让我感到惊讶,与想象中的城市相差甚远。城市中除哈桑二世清真寺,其他没有可浏览或参观的景点。
而建在大西洋海岸上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可称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好清真寺,可容纳10万人,是世界上最高的宣礼塔,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堪称奢华清真寺。
卡萨布兰卡皇宫,是国王住所,游客只能在外面参观,但不允许拍照。如果不是有警察看守,真看不出来这是皇宫。
在卡萨布兰卡开车浏览一圈,从老城区,商业街,到居民区等地,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是很好。摩洛哥最大城市,相对落后,还赶不上中国三四线城市。人员素质相差太大,车抢速,人抢道,路上总有交通事故发生。
摩洛哥白天气温在40度左右,晚上也30度以上。离开卡萨布兰卡,去下一个城市马拉喀什。在在公路上看到,大小面包车都开着门行驶,开始以为车门忘关或是车门坏了,后来看到所有车都是这种情况,是因为汽车没有空调。
在去马拉喀什公路上,两边是黄土和沙漠,一派凄凉景象,羊群在荒凉的土地上,分不清是羊还是土,难道羊每天吃黄土?

进入马拉喀什,已是晚上8点多,而马拉喀什路边的房子,都是简易红房子,有的整栋楼都废弃,夜晚温度还是38度,大街上还是你抢我夺的互不相让,几次因为车速慢而被夹击。
天气太热,想找一个有空调酒店住下,转了一圈,城内好多酒店都不营业。而营业的酒店,价格吓人,真是天价,有的住宿条件很差,我们待在车里无法入睡,半夜大街上嘈杂声依然不断。
这一日的摩洛哥行,像是被打翻的调色板,陵墓的白,城堡的蓝、沙漠的黄,都融入夜市红的灯光里。
到今天我们已走过100天,游历亚欧非三大洲27个国家,行程三万公里。此刻最珍贵的,是那些让我记忆深刻的瞬间,破败的巷子,黄土地里寻食的羊群,敞门行驶的车子,废弃的红土楼,夜宿滚烫的车里。这是国家最令人震撼的真实风景,就像人生,摩洛哥是矛盾的。
后记
2019年的5月5日到9月30日,朱游列国夫妇房车自驾游欧亚大陆。每每想起6年前的今天,都非常的振奋与感慨,这一段经历是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也是收获最多的。每当有朋友问起这段经历,我都会去翻看日记,今天我将日记整理成文,陆续与朋友分享,或许对你有帮助和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