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2025鹤山咏春文化季系列活动之“鹤山咏春武林大会”鸣锣开演。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多支咏春团队齐聚咏春宗师梁赞故里,以拳会友、以武传情,让市民游客在沉浸式的文旅融合场景中感受非遗魅力。
鹤山咏春武林大会精彩上演。
咏春好手“开打”,展示非遗魅力
当天,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劳水乡旅游区咏春会馆前鼓声阵阵、热闹非凡。不少市民游客早早聚集于此,期待着这场别开生面的“武林盛会”。
伴着激昂的鼓点和咏春主题音乐,各路“咏春好手”依次登场,他们身着整齐的武术服,精神抖擞、气势非凡。
古劳偏身咏春十二式、咏春八斩刀、咏春六点半棍法,单人木人桩、双人招式切磋,武术侧空翻、后空翻……展演形式丰富多样。从基础的“小念头”套路,到实战性极强的“黐手对拆”技法,一招一式,尽显咏春拳的刚劲凌厉与精妙变化。
表演中,队员们拳脚生风,动作整齐划一,默契十足的对打扣人心弦,让现场观众目不暇接,喝彩声此起彼伏。
咏春“小萌主”展示“真功夫”。
除了青壮年咏春传习人和爱好者,现场还有不少青少年和儿童参与其中。他们虽然年纪尚小,但一招一式间却透着认真与专注,展现了咏春拳传承的蓬勃生机,被当地群众和网友昵称为咏春“小萌主”。
咏春拳代表性传承人秦卫杰表示,鹤山咏春文化氛围浓厚,很开心看到越来越多青少年学习和传承咏春拳,练好咏春拳,关键是要日复一日地勤学苦练,越是简单的武术套路、越是枯燥的动作要领,越需要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在鹤山,无论是老一辈的拳师,还是刚入门的小学员,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在一招一式中“打”出这座城市的精气神。活动现场,不少游客也被这种执着与热爱所感染。
咏春武林大会吸引市民游客现场观看。
“第一次到鹤山游玩,很欣喜能看到如此精彩的咏春展演。现场气氛非常好,湾区文化味很浓,我们以后还会跟朋友一起多来鹤山。”游客江先生表示。
传统文化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咏春文化,是鹤山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相传,咏春拳“源于严咏春,衍于梁赞”。鹤山咏春拳由梁赞师祖创立并亲传乡中弟子,在鹤山流传已过百年。梁赞是鹤山古劳人,在佛山开宗立派,被世人誉为“咏春拳王”,享有“佛山赞先生”的美誉。现活跃于佛山、鹤山、香港乃至世界各地的咏春拳传人,皆出自其门下,各门各派公认赞先生为师祖,鹤山也因此成为“咏春圣地”。
梁赞将自己毕生武艺浓缩成精华,创立鹤山偏身咏春拳,精简提炼出十二路散手拳法,即大念头、小念头、标锤、三箭锤、拦桥、双龙、蝶掌、寻桥、鹤膀、短桥、标指、伏虎。鹤山咏春拳体现了止戈为武、谦恭平和的武德,展现了刚柔相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
古劳水乡。
由于梁赞在古劳将咏春发扬光大,古劳也被誉为“咏春圣地”。百余年来,咏春文化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传承不息。
如今,漫步古劳水乡,处处可见咏春的印记,几乎家家户户都懂咏春、习咏春,咏春已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鹤山致力于将咏春文化融入城市精神,将其列为鹤山“三宝”(咏春拳、王老吉、甘和茶)之首,还持续推动咏春拳进校园、进警营、进社区、进企业,实现校园全覆盖,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门传统武术。同时,鹤山推动“非遗+”赋能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世界咏春·岭南水韵”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鹤山咏春拳。欧蕊荣 摄
此番,鹤山咏春武林大会让传统与现代交融、历史与未来对话,让市民游客一览咏春拳“同源多流”的丰富面貌,让更多人了解咏春拳、热爱传统文化,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活动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古劳水乡增添了新的吸引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鹤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咏春文化季、龙舟文化季、水果采摘季等活动载体,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推广地方特色文化与特产作物,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吸引更多人走进鹤山、了解鹤山,共同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风采与深厚底蕴。
采写:南方+记者 任龙
图片来源:鹤山发布(署名除外)
【作者】 任龙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