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中兴计巳深,嗟君何事苦庸心。
当时若指乡关路,留得全躯到至今。
这是明代诗人、正德《赵州志》编修刘惠洲的诗作《柏乡看石人》,载于正德《赵州志》卷之七。
柏乡县光武斩石人处,位于汉光武帝刘秀登基的千秋亭遗址,自古以来,就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流连忘返的一大景点。
柏乡自古流传刘秀斩石人的传说。相传刘秀自蓟[jì]奔往信都时,夜色昏黑,迷失方向,行至柏乡地界的五成陌,闻前方有人语,上前询问此系何地,信都在什么地方,对方竟不答话。再问,仍不答。刘秀一怒之下,拔剑向黑影砍去,“砰”的一声,一人倒地,一人惊走。刘秀近前俯视,乃是一石人。顺道有石碑二块,其中一碑上书“汉光武斩石人处”七个大字。
8月5日,由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的“刘秀在河北”东汉开国两千年历史文化研究座谈会在柏乡举行。 会前陪同参观学习的柏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剑改介绍:“此碑尚有,目前保存在柏乡汉牡丹园内。柏乡石人,古代称为“翁仲”。最早的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坛庙之东,枕道有两石翁仲,南北相对焉。”
一、历代文人骚客诗咏柏乡县光武斩石人处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四十二《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魏志:明帝铸铜人二,号曰翁仲。又《水经注》:鄗南千秋亭,璮庙之东,枕道有两石翁仲,南北相对)。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明】张宁《画元章拜石图附一诗》有句:“又疑千秋亭,翁仲失其一。”以下为全文:
吾闻周人拜,九辩各有则。
空稽犹简易,振肃仪已极。
礼达百不烦,力致一可惜。
苏卿抗匈奴,郑从厉绝域。
亚夫辞介胄,汲黯服长揖。
生死矢不移,宠辱安所恤。
云胡后来者,软媚等难剧。
望尘伏床下,不复论曲直。
黠以谄公卿,愚以祈老佛。
颓流逐靡风,扫地尽古迹。
元章夙奇荡,动止异俗习。
强项难苟俛,扪膝不轻屈。
自从辞君亲,久不为是役。
落落无为乡,寥寥不齐邑。
伊谁与为礼,见此孤立石。
飒焉松风生,隐只云雾出。
踞如猛虎化,厉若老蛟蛰。
彷佛入鲁庙,正我缄口客。
又疑千秋亭,翁仲失其一。
终知混沌凿,倏忽委灵骨。
欣然命袍笏,雅拜情孔适。
物我了相忘,恭傲吻无隙。
清狂讵如许,深意将有激。
全胜彼昏人,仆仆贾危慝。
但恐违中庸,行怪不可率。


【清】《皇清诗选》卷之九,余国橧诗《过光武斩石人处》:
柏乡城北王郎里,房有荒祠半欲圮。
阶前横断石人眠,道是汉皇剑所指。
兴王受命鬼神灵,数声咤叱山河徙。
此石区区何足云,三怒千年荒草里。
汉家十世属中衰,当时海内瞻乌止。
新莽未败赤眉强,不见神奇心不死。
驱除耳目重祯祥,石人亦且助天子。

【清】桑调元撰《恒山集》卷七,《谒汉世祖庙并序》:
俗传为帝夜于柏乡、问路斩石人处,石人中断委地,尚留庙中,事不见正史,姑纪一律。
柏乡传问路,夜语石人愁。
三尺神锋试,千秋故迹留。
天生铜马帝,地类斩蛇沟。
王葬应千段。妖氛靖九州。
【清】翰林检讨毛升芳诗《过汉光武斩石人处》:
燕云回望郁苍茫,此日停车谒汉光。
金马晨驰旋斗柄,石人夜语试锋霜。
当年麦饭遗踪杳,望里滹河故道长。
野草丰碑依古庙,不胜凭吊思悠扬。



【清】赵吉士词 《贺新郎●柏乡道中谒光武庙观斩石人处》 :古树斜阳下。见凄凉,汉家原庙,苔封碧瓦。新莽伏诛更始乱,满地赤眉铜马。有白水真人来也。囗囗滹沱水冻合,竟山河,友掌中兴者。帝王业,起田舍。 于今陵寢都成社。恨潸潸,铜仙有泪,千年犹洒。只剩石人遗迹在,寂寞秋风郊野。想一剑、雷轰电打。响劈寒空霜月黑,怪斓班、血污游魂怕。鬼火出,黯中夜。
二、古籍方志记载的柏乡县光武斩石人处
【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卷六:“鄗南千秋亭,坛庙之东,枕道有两石翁仲,南北相对(《水经注》)。”
《元一统志》:“在柏乡县北十八里,汉光武即位处,有二石翁仲尚在。至今真定府赵州境内。”
【明】《广博物志》卷七:“光武夜至赵州南迷路,闻人语,问之弗应。见二人立旁,怒防劒斩之。其一急走,熟视之,乃石也【野史赵州志】。”
[清]《柏乡县志》卷第三,魏裔介《募修光武庙疏》:
夫其丰功盛德,纪来已久。或曰斩石人处也。此其说。似荒唐,然苦之蛇,老妪哭之蛇。以斩,则石亦可暂,理之所无,安保非事之所有耶?或日光武即位于此,因祀之。
[清]沈涛撰《瑟榭丛谈》卷下:“今柏乡光武庙 ,古千秋亭遗址。庙有二石人半身,俗传光武斩石人处。”

[清]《柏乡县志》卷第二,《古迹》:
本州志:光武斩石人处。野史云:汉光武夜至赵州南,迷路,闻人语,问之,弗应,见二人立旁,怒拔剑斩之。其一急走,熟视之,乃石也。旧有光武庙,嘉靖四十一年,知县王楷重修。

【清】《赵州属邑志》卷一:
汉光武斩石人处。野史云:光武夜至赵州南迷路,闻人语,问之弗应,见二人立旁。怒拔剑斩之,其一急走,熟视之,乃石也。旧有光武庙,明嘉靖四十一年,知县王楷重修。

[清] 茹铉辑《王会新编●北直真定府》:“柏乡县有千金渠,唐令王佐濬。有汉光武庙,即光武斩石人处,二石人现存庙内。”
三、古人日记中记载的参观柏乡县光武斩石人处
(南宋)楼钥撰《北行日录》:
十八日己亥,晴,车行六十里柏乡县,早顿,旧曰尧山即柏人也,汉髙祖心动不宿之地,六十里,宿赵州道中,过汉光武庙,……有二石人,皆腰斩道傍,俗云光武欲北渡滹沱有二人捧浆以进,行数里,恐追袭者得其踪,复还斩之。或云夜遇二人,问途不应,怒而斩之已,乃石也。
(南宋)程卓撰《使金录》:
十七日乙未,晴。早顿柏乡县彭川驿。唐《志》载尧山即古柏人,俗传或以此柏乡为柏仁。北行二十里许,光武庙在道旁,壁绘二十八将,皆列坐。庙前二石人腰断。俗传光武经过,遇道上人,问途不应,以龙辉剑斩之。
(南宋)范成大撰《柏乡光武庙》,《石湖詩集》:
光武廟在柏郷北,兩壁有二十八將像,廟前有二石人,皆自腰而斷。俗傳光武夜過以爲生人,問途不應,劒斬之。云:
云台列像拱真人,野老犹夸建武春。
不用剑锋能剃石,冰河一瞥已通神。

[清] 陶澍 著《蜀口日记》:
宿柏乡县,隶赵州。
十四曰,出柏乡二十里,有光武斩石人处。相传世祖为王郎所追,夜迷失道,闻人语,问之,不答,斩之乃石人也。与高斩蛇事相类,而史氏不载。

[清] 胡浚撰《绿萝山庄文集》卷十一:“王郎城南,经汉光武斩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