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竹都,夏秋之交。在赤水市两河口镇黎明村“聽·山语”民宿的露台上,山风裹挟着清凉扑面而来。重庆游客莫女士轻呷一口咖啡,与闺蜜惬意远眺:“坐这儿看风景正好。”邻桌游客随手拍下丹霞崖壁与竹编灯饰交融的画面发到朋友圈:“赤水避暑慢生活绝了。”这杯咖啡的闲适滋味,是赤水避暑游悄然蜕变的味道——从单纯的“卖风景”走向了更具深度的“卖生活”。
曾几何时,赤水主要依靠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如今,像“聽·山语”满足寻乡有都市感的民宿、“盤旺昇龙意舍”亲子、家庭式的民宿,将短暂的借宿升华为沉浸式的生活体验。“把兴趣做成产业、事业也是一种幸福。”“聽·山语”主人赵奎感慨道。他精心改造的老屋,丹霞石墙、树桩床头柜诉说着光阴的故事;精心设计的打卡场景,让游客满足栖身,更能享受心灵放空。
在赤水市“五个集中”系列文旅活动推动下,昔日依赖景区流量提供朴素床位的民宿,正经历品质升级。“聽·山语”以三四百元的亲民价格,将“住在风景里”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美学。赵奎的24张床位动态订单已排至九月中旬。“政府协助、镇村协调,比如解决停车场等问题,民宿才有底气提升品质。”他深有体会。
游客们从泸州、重庆等地循着社交媒体上的真实好评而来。不少老顾客甚至来过六次,只为那份“安逸舒适鸟语花香”的独特体验。重庆游客莫女士选择这里,是因为网上好评真实且距离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景区近。她和闺蜜第一次体验“枕着瀑布声入眠”的奇妙。来自四川泸州的徐女士则品农家菜、赏大自然别样风景,找到乡愁与现代体验感的完美交融。
不远处的“盤旺昇龙意舍”则奏响了另一曲山水欢歌。门前清澈的浅滩成天然的亲子乐园,踩水嬉戏中,孩童的笑声随波荡漾。“真是靠天吃饭,暑期经济旺。”负责人王旭看着满房的订单感叹。来自北京、深圳、云南等地的客人住下就不愿离开。这背后,离不开政府为打响“醉丹霞·宿赤水”IP所做的合力托举。“政府组织培训,大家一起帮忙推广,民宿才有今天的热闹。”王旭深知,提供有品质的生活体验才是长久留住客人的关键。
阳光炽烈,盘龙村玛瑙滩戏水的人群欢腾雀跃。村党支部书记曹本连正沿河耐心巡查,挨户提醒民宿注意防溺水与安全:“停车往左拐,玩水留心孩子。”这张细密的安全防护网,是政府守护“旅居生活”品质的坚实根基。24小时值班、河滩安全巡查、救生设备布点、玛瑙滩停车场升级,甚至一杯免费竹根水的清凉,无声传递着赤水待客的真诚心意。
当民宿超越旅途驿站,成为心灵驻留的生活场景,赤水避暑的价值已然深刻重塑。从风景观光到沉浸体验,从简单借宿到身心安顿,每一处焕新的空间都盛放着赤水对品质旅居的执着。政府以规划为针、服务为线、安全为网,精心织就一幅让游客流连忘返的避暑新画卷。这是对市场的敏锐回应,是赤水用独特生活美学与贴心服务写的今夏避暑篇。
赤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浪
编辑 颜瑞
二审 李卓环
三审 穆世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