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视线离开川西高原的圣洁雪域,向东,再向东,穿越连绵的华蓥山与大巴山褶皱,一片被江河深刻雕琢、被烟火气常年浸润的土地豁然展开——这便是达州。这里没有蜀西的绝世惊艳,却有着巴山腹地最磅礴的生命力;这里少了几分云端缥缈,却多了几分江流奔腾的野性与市井巷陌的滚烫。州河、巴河、渠江在此交汇,如同三条血脉,滋养了千年賨人故土、秦汉驿道、红色烽火与现代工业的轰鸣。踏入达州,你便踏入了“川东门户”的雄浑气魄,感受着“巴人故里”的坚韧基因,聆听着“气都”崛起的时代强音,品味着“舌尖江湖”的酣畅淋漓。
达州全貌
第一章:山河形胜与历史的层叠烙印
三江汇流,巴蜀东门锁钥: 登临凤凰山巅,极目远眺。州河、巴河如两条碧色绸带,在城下与浩荡的渠江激情相拥,形成壮阔的“三江口”。江面百舸争流(古时盛景,今以货轮、游船为主),水气氤氲。这里是川东北水运枢纽,千百年间,蜀锦、桐油、粮秣由此顺流下渝州、出夔门;盐巴、布匹逆流而上,深入巴山腹地。江风裹挟着水汽与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诉说着“通江达海”的枢纽地位与开放襟怀。
三江汇流
罗家坝遗址,賨人青铜的千年凝视:深入宣汉县普光镇,步入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巨大的青铜柳叶剑寒光凛冽,锋刃犹存征战杀伐之气;神秘的巴蜀图语印章,刻划着未解的文字密码;狞厉的青铜兽面、精致的玉璜…… 这些距今3000-4500年的珍宝,无声宣告着这里曾是古代賨人板楯蛮)辉煌的都邑。站在发掘探方旁,脚下是层层叠叠的文化堆积,指尖仿佛能触摸到賨人“天性劲勇”、助周伐纣、善酿“清酒”的骁勇与智慧,填补着巴文化起源的壮阔拼图。
宣汉夜景
荔枝古道,马蹄踏碎天宝旧梦: 穿越达川区、大竹县境的崇山峻岭,寻觅荔枝道(米仓道支线)的斑驳遗迹。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石阶缝里倔强生长着野草。遥想盛唐天宝年间,一骑红尘自涪陵(一说自达州)飞驰而出,马蹄声碎,只为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鲜荔枝送入长安华清宫。这条用无数驿卒生命换来的“甜蜜通道”,承载着帝王的奢靡与民夫的辛酸,是刻在巴山蜀水间一道复杂的历史印记。
大竹县的崇山峻岭
真佛山奇观,三教共融的人间净土:达川区福善镇,真佛山拔地而起。拾级而上,但见儒家的德化寺、道家的玉皇殿、佛家的金刚寺依山错落,飞檐斗拱和谐共生。寺内彩塑生动,壁画精美,香烟缭绕中,“三教合一”的奇观在此完美呈现。山巅一座巍峨石塔直插云霄。这里没有教派纷争,只有民间信仰最朴实的包容与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香火鼎盛数百年。
三教合一的大川镇
渠县汉阙,石头上的东汉史诗:渠县土溪镇,荒野田畴间,冯焕阙、沈府君阙孑然矗立,如两位沉默千年的巨人。这是中国现存地面最早、最完整的仿木结构石建筑。阙身浮雕朱雀翱翔、青龙腾云、铺首衔环、荆轲刺秦…… 线条遒劲,形象生动,凝固了东汉的雄浑艺术与厚葬之风。指尖拂过冰凉粗糙的石面,那些被风霜侵蚀的纹样,仍在低语着“汉并天下”的恢弘气度与巴渠大地的深厚积淀。待续

沈府君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