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太热了,有啥子事进来说!”

小红书用户@momo(632175091)
在合生汇外看到超大广告语,这大概也是家长暑假带娃的心声:太热咯,先找个有空调的商场再说!
团长最近把成都不同区域的各大商场逛了个遍 ,高温天气下,有冷气吹、可以耍水是绝大多数商场吸引家庭消费者的绝招。

去年开始,脱离盒子、封闭式的传统商场模式的“非标商业”在成都火爆了一阵。
但到了连连高温预警的暑假,必须得感叹一句:还是有空调的商场好啊!
周四下午,太阳暴晒。武侯大悦城外的广场上超级安静,但一走进商场内,发现几乎是“人人人人人人”,到处都是带着娃娃逛的家长。
饮品店,好多人;
带着两个娃娃的家长坐下前都说好了:不喝饮料。但大概五分钟不到,家长就妥协了:一人选一杯,只能点少冰哈。


盒马超市,好多人;
娃娃自己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不同的区域,零食、饮料挨个往小车车里面放。快结账的时候,家长把娃娃喊到一起,对购物车里里的零食挨个“检阅”后结账。




饰品店,好多人;
小朋友们大多是先翻翻找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拉着家长东逛逛、西瞅瞅。
几圈逛下来,家长提议换个地方,这会儿,娃娃就选挑选3-5样小玩意儿,和家长讨价还价一番。最后,家长大多会选择其中1-2件拿下。
可可爱爱的打卡装之前,好多人;
家长指挥着娃娃,和蒙奇奇头顶头合个影。

成都人是不是真的不上班?
周五上午,早上10点,万象城还没开门,但已经有爷爷奶奶已经推着婴儿车在门口 “占位”。
这也爷爷奶奶熟门熟路,进了门直奔三个地方:A馆负一楼的迪卡侬、B馆的儿童区,C馆的负一楼的玩具反斗城。
其中,迪卡侬玩的孩子年龄整体会偏大一点,3岁以上为主,主要集中在自行车、篮球的体验区,或者和小伙伴在露营装备区的帐篷里玩。



中午11点后,周围的小学生陆续拥入商场,他们大多由妈妈,或者爸爸妈妈的陪同。
进入商场后,家长主导型的,孩子们会跟着家长去优衣库、无印良品、迪卡侬、UR等店逛一圈。
孩子主导型的,主要去两个地方:Apple零售店和西西弗书店。

一到假期,手机专卖店就成了孩子们免费的网吧。万象城的这家店因为可体验的手机、平板多,几乎可以人手一台。同时,空调开得又足,尤其受孩子们喜欢。

放眼望去,全是自己跑来玩手机的小学生
西西弗书店一直是万象城的人气店铺,但之前儿童阅读区非常小,孩子们只能就地坐着看书,周末孩子多的时候,整个儿童区就闹嚷嚷的。
团长这次去,发现门店布局已经重新调整,设置了专门的儿童阅读区,且增加了不少可以坐下来看书的地方。



晚饭后,娃娃兴趣班下课、父母结束一天工作,举家出动商场避暑。
整个商场到处都是人人,跟旺季的高铁站有得一比。

角落玩手机的小朋友
周一上午,本以为商场应该没啥人,但成都悠方三楼的教培机构外,已经坐满了等娃娃下课的家长。

逛一圈下来,发现娃娃们的精力真是好!
室内乐园里,他们爬上爬下,在海洋球池子里跑来跑去;



体验类商户里,他们坐得端端正正地,跟着老师做手工;

小火车上,一路兴奋地给家长指自己看到的好玩的东西。

周六的光环购物中心,在娃娃数量这一块更是“重量级”。
一楼商场入口处的饰品/动漫店,中庭的艺术陈设处、三楼的景观连廊和亲子休闲区、以及分布在各个楼层的做儿童体验活动的商家,到处都是娃娃的身影。





带娃逛商场,对于成都的家长来说早已是一种生活方式。在高温加持下,商场更是成为了方便又省心的“避暑圣地”。
面对这波“避暑客流”,商场都是咋个稳稳接住的?

高温天,家长想凉凉爽爽地遛娃,娃娃又喜欢痛痛快快地耍水。
今年夏天,成都不少商场都在室外做了专门的耍水区域,室内设置了纳凉专区。一方面能够为周边客群打造社区归属感,另外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创造话题与客流高峰。
武侯大悦城在下沉广场的阶梯上,做了超大滑滑梯和水池。高温暴晒根本挡不住娃娃想耍水的心情,一趟接一趟地往水池里滑。

成都悠方的耍水区域一般在傍晚六点之后开放,这会儿暑意已经稍微褪去。
尽管成都的夏天,太阳完全下山几乎到了晚上八点左右,但建筑物几乎能帮整个耍水区域挡住阳光,算是稍微凉爽一点的户外空间。


北边的北城天街在户外打造了夏日泡泡游乐场,不仅可以耍泡泡,还用了超多超大块的冰块进行“古法降温”。在商场内,则专门规划了公共纳凉区,地面上采用了大面积的蓝色,视觉上也清凉了不少。
武侯吾悦广场推出#这儿恐龙出没城市森林主题公园#主题展,娃娃可以在“恐龙游园会”耍,也可以在“玩水泡泡趴”里两块凉快。


另一方面,针对暑期周末、尤其是在气温超过35℃的午后激增的客群,商场空调系统全天候动态调温,保证在26℃,同时优化通道布局避免拥堵,增加保洁频次与安保巡逻。



#这儿恐龙出没城市森林主题公园#主题展
招商花园城也在不同区域的商场,为家长和娃娃提供了“清凉服务”。
大魔方招商花园城打造了超1500㎡小熊猫主题乐园,500㎡主题场景空间,7大好耍沉浸式互动体验以及1000㎡小熊猫天空耍水乐园,娃娃可以在海岛天际水池耍水,也可以在天际露营区休息。



天府招商花园城在卡芭卡巴乐园开设玩水乐园,利用商场1楼连廊打造戏水泳池和纳凉区;



高新招商花园城在西广场打造免费玩水区和纳凉的“溪友”伴茶熊猫坝坝茶;


成华招商花园城联动多家儿童配套商户,在五楼打造了“熟邻社区服务站”,站内提供儿童休息舱、儿童阅读室、儿童娱乐区等多功能服务站点供周边居民使用。


金牛招商花园城打造了水枪大战等一系列玩水趣味活动,增设了场内的公共纳凉区;

在经济学术语中,有个名词叫“一度效应”,指的是气温发生1℃变化,产品销量和市场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商场为家庭提供一个避暑的空间,家庭也为商场带来了实打实的业绩。
毕竟,带娃逛商场,花钱总在 “不经意间”。由高温催生的“纳凉经济”,也在“不经意间”。
被这波“避暑”亲子客群带动消费最明显的,当属餐饮类商家。

首先是玩水区域旁的饮品店,每天晚上玩水的小朋友很多,耍完买杯喝的补补水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其次则是整个商场内的餐饮业态,耍水——耍饿了——觅食——回家,是家长和娃娃最常见的动线。
亲子家庭在游玩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在商场内就餐,像儿童套餐丰富的快餐店、特色亲子餐厅、亲子玩乐等,暑期客流量显著增加。



面对可观的暑期亲子客群,发力的不仅仅是商场,商场内的不少餐饮商户也趁着暑假推出“家庭套餐”“儿童套餐”,甚至还有针对小朋友推出的食物类手工、研学活动。
除了餐饮,则是文创类业态。
和饮品店相似,耍水区域旁多是“黄金铺位”。
大魔方招商花园城工作人员提到:“小熊猫主题无动力乐园虽然是免费开放,但周边小熊猫主题快闪店销量可观。”
其次则是书店——商场内的书店,是娃娃和大人都喜欢的地方。


在阅读区安安静静读了一下午书或自习的孩子,如果提出买书、买文具的需求,家长们往往很难拒绝。
IP主题展、有IP联名活动的商家也吸引了不少娃娃,其销量自然也有所增加。


比较意外的是,实地探访之前,团长觉得今年暑期档总体质量还算不错,带着娃娃看电影的家长应该比较多。
但实际上,相比平日,去影院观影的亲子客群数并无明显变化。

从几家商场了解到,暑假去商场纳凉的基本都是周边家庭,其中,有娃家庭占多数。
也有少部分“商场耍家”,他们不仅把家附近的商场耍转了,更是会提前做攻略,特意去别的区域的商场体验特色项目、打卡特色装置。

相较于户外徒步、去游乐场耍,逛商场已经算是“微痛”带娃。
但“微痛”也有“痛点”。
比如对于社区型商业体,家长们看重的是“区位”,饭后带娃闲逛,是否有足够吸引孩子的项目和体验内容;针对大型综合商业体,是否能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与设施,是否将亲子体验做出了特色等。




成都商报小记者在仁和新城进行调研
针对这群既带来了客流,又带来了消费的家庭用户,商场把他们的“痛点”解决了没?
团长一圈探访下来,说几个商场做得很不错的地方。
▷ 成都悠方的母婴室。导览标识清楚、数量足够、空间大且设施齐全。在亲子业态分布居多的楼层,更是设置了超大的母婴室空间。




▷ 天府招商花园城的保洁频次。暑假期间,商场客流增长在下午5点至7点达到高峰。这种短时、集中的纳凉客流主要体现在商场公共玩水区域的管理、卫生间使用频率和上。为此,商场增设了多处带有座椅的“公共纳凉区”,并加强了空调保障和保洁频次。
▷ 光环购物中心亲子休闲区的维护。自开业以来,这里就是商场的人气区域。和去年开业时的相比,这些休闲设施经过一年的使用,状况依旧不错。



▷ IFS把卫生间分得很细,除了基本的卫生间,还设有无障碍卫生间和亲子卫生间,以及婴儿护理、育婴室几个类别。家长带异性儿童上厕所、带多名儿童上厕所等问题都有得到解决。



▷ 武侯吾悦广场的客服台。商场客群以周边家庭为主,包括带孩子的祖辈、年轻父母及二胎家庭。为此,商场提供免费婴儿车、应急药品等。
当然,团长也观察到了一些有待改善的部分。
例如,部分商场玩水区旁的冲洗换衣区水温过凉、卫生间标识偏“抽象”、卫生间内保洁不够及时、户外区域防晒避暑措施以及安保人员不足等。
经历了这波 “避暑潮”,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在进行家庭友好的尝试,大到业态布局,小到导览标识。

但除了这些肉眼可见的地方,是否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并未家庭提供长久陪伴,都商场的重要课题。
例如,成都商报小记者在商场调研结束后提出了,希望在咨询台旁设置儿童专用矮按铃或“儿童咨询窗口”,确保小朋友也能被关注和及时得到帮助。
当高温褪去、乐园和水池撤下后,商场对家庭需求的洞察和回应,才是吸引家庭客群的核心竞争力。
今日互动
这个夏天,你带娃去商场避暑了吗?有没有遇到让你觉得 “太贴心” 的瞬间?
文丨嘻 排版丨阿乔
图 | 嘻 受访商场提供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