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运河淌过,巍巍半山矗立。
登望宸阁而远眺,整个拱墅如一幅扇面,徐徐展开。其上,生态涅槃中的诗意新生,有山水步道的绿意纵横,亦有优哉游哉的生活图景。
山水,不仅是自然馈赠,更是这座“时尚之都”发展的澎湃动力。

一柄扇一握风,一厘一寸皆风景。当下,拱墅正以“开合有度”的智慧,持续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扇面。
十里钢城到时尚秀带
生态涅槃中的诗意新生

“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清朝诗人马日璐写的一首《杭州半山看桃花》,让杭州城北这座并不算高的半山声名鹊起。
在20年前,半山在很多老杭州的记忆里,还是城郊结合部和重工业集聚区,更有“十里钢城”的黑色别称。
“我从小就生活在这片钢铁丛林之中。”76岁的金德意记得,过去的半山充满了铁锈的味道,各种大型车辆更是掀起阵阵尘土,家旁边的一棵凌霄花成为了他孩童时绿色的回忆,“那个时候杭州人都不要来半山的。”
从2007年起,半山先后完成改扩建,半山、龙山、虎山三山连通等提升改造,并获批成为了杭州市主城区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近20年来,作为拱墅区住建局园林历保科的一员,谢文联全程参与其中,“望宸阁就是在2017年开放的,一下子成为了大城北的地标。”

如今,从山脚出发,登至望宸阁,快一点只需要40分钟。层林叠翠、栈道寻幽、桃红水清,天气好的时候,一路游人如织。总长23公里的各级游步道,更是成为了杭城第二条“十里琅珰”,成为周末热门出游地。
距离望宸阁直线距离仅1.5公里的地方,就是大运河杭钢公园。2015年,为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环保升级,杭钢关停搬迁,留下55公顷工业遗址。

如何让“工业锈带”重生?拱墅探索出一条“历史保护+功能创新+产商融合”的特色路径。将工业遗存和生态绿植、运河文化有机结合,让硬核钢铁厂区蜕变为兼具历史厚度与时尚张力的城市休闲新空间。
不仅如此,杭钢半山基地还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引进杭钢里·云创中心、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全力打造杭钢半山数字经济小镇,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作为杭州工业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这样的诗意新生在拱墅遍地开花。曾经的“工业锈带”,早已蜕变为“时尚秀带”,实现了文化、产业、社会、经济等效益多赢。
由旧而生,创新出发。杭州市委全会指出,要建立健全城西科创大走廊与城东智造大走廊联动互促协调机制。处于城西、城东两大走廊中心地带的拱墅,也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一头链接创新、一头链接智造,大兴科技、大抓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发展、裂变发展、集聚发展,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四时不同景,杯水不外溢
山水步道中的绿意纵横
“天影一时青波,江南春雨运歌……” 夜幕降临,上塘河上《如梦令》准时响起,苏轼、陆游、李清照、岳飞……游客坐着游船溯河而下,伴着九位词人的诗词,浸入式领略诗画江南的文化盛宴。
两岸之上,树荫葱葱倒映着粼粼碧波,偶有夜跑、散步的居民,见到演出也会暂停脚步。“是不是很难想象,在刚刚开始规划的时候,上塘河畔还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上塘街道城建科工作人员孟佳俊如是说。

随着杭州市部分城区区划调整,这条曾经作为两区界河的古老河道,已演变为是“新拱墅”拥河发展的新轴线。
孟佳俊介绍,上塘河作为周边居民的慢行通道,原来断点较多、功能较弱,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锻炼需求,“我们从现代居民的需求出发,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以‘秀美、惊艳、融合’理念,高品质建设‘一街、一廊、一秀’。”
南通大运河“水水相通”,北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水相连”。如今,全长约7.3公里的上塘河绿道(拱墅段) “四时不同景”:春天樱花烂漫,夏天柳絮纷飞,秋天芦苇摇曳,冬天腊梅吐蕊,成为市民和游客必到的打卡之地。

行走在上塘河绿道上,远处尚可看见望宸阁的一角,一旁的沈半路车流不息。
作为杭州北大门的主要出入口,沈半路、临半路、半山路,曾有着“杭州最破道路”之名。“这几条道路备受市民关注,原本道路沿线多为厂房、仓库,重型车辆往来频繁,路面多处出现破损、开裂、积水等问题,影响了周边市民出行和区域发展。”拱墅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沈半路、临半路早已蝶变成惠及百姓的生态路、民生路以及产业路。
以沈半路为例,改造中在拓宽道路的同时加固了路基,对于易出现破损的检查井也采用了特殊的防沉降井盖。施工方负责人表示,“现在我们的道路可以做到在设计时速内,保证‘杯水不溢’。”
在景观设计上同时,对标半山国家森林公园配套道路标准,对道路两侧进行了大范围绿化提升,铺设草皮、灌木,进一步提升道路周边整体景观形象。
拱墅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提到,近年来拱墅区加快形成“十纵十横”路网新格局,实施90条41.7公里道路建设。今年以来,已开工沈康路等10个项目,已完工和丰路等15条,同步完善区块路网、污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推动45个已建成未移交道路尽早投用。
如果说,半山是扇子的扇钉,那一条条纵横的水道、道路,就是这把扇子的扇骨。不断优化提升的城市水道、交通路网、公园绿道,为市民大众铺就越来越多的“幸福通道”。
开窗见绿,出行无忧……
生活图景中的优哉游哉
2024年,总占地面积3.2万方的拱墅区首个适儿化公园改造项目——桃源中央公园对外开放了。

桃源中央公园
树屋滑梯、“太空网”攀爬架、恐龙沙坑……很快就成为了周边数个小区居民散步遛娃的好去处。在改造过程中,公园不仅对功能进行了提升,还对原有的配套设施、苗木进行适儿化提升改造。
附近的居民田女士就说,之前大家伙基本上都在小区里玩,空间小、设施有有限,“这片区域还蛮大的,玩的东西也多,有这么个公园真挺好的。”

城北体育公园

大关公园

紫荆公园
2024年拱墅区全区新增公园绿地15.2公顷。其中,城北体育公园、大关公园被评为“示范公园”,紫荆公园被评为“最佳公园”,桃源中央公园被评为“美丽公园”,拱墅“开窗见绿”早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7月底,随着“正式开工”的礼炮声轰鸣,家住杭州隽逸花苑小区的张大伯鼓起了掌:“以前每次坐电梯,心里都有点儿忐忑。”
隽逸花苑小区是上塘街道一个回迁安置小区,建于2012年。随着入住时间的推移,电梯的老化问题日益凸显,让居民们颇感忧虑。
今年年初,在拱墅区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小区组建了由业委会、物业、经合社、社区组成的电梯更新小组。征询意见告知书一经发布,居民们就积极响应,短短2天,近九成居民同意了电梯更新方案。第一批电梯将于8月底完工,第二批10月底交付,落成后的电梯完全不亚于杭州的部分高端小区。
同样,在拱宸桥街道,2025 年61台服役超20年的 “高龄”电梯将迎来集体焕新,8个小区2000 余户居民的出行安全将得到更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拱墅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向未来社区建设迭代升级。目前,开工旧改项目55个、完工2个,有序推进37个未来社区和1个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同时,扎实推进“综合改一次”,实施小区二次供水改造8个,连续三年实现每年加装电梯超200台,推进老旧电梯更新“应更尽更”。
“改造不仅关注硬件升级,更强调低碳可持续。”拱墅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积极创建“无废城区”,开展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拱墅模式”试点,全域生活垃圾源头“零增量”。深化“宁静城区”省级试点、省级环境健康友好创新试点,建设一批“宁静细胞”。
拱墅区正在以“有温度”的城市更新,留住城市“烟火气”、邻里“人情味”。
来源:区住建局、钱江晚报、潮新闻、半山街道
编辑:章霞、许婧钰
一审:魏思梦
二审:何佳
终审:潘芳姗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