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雄风 通讯员 毛旭芳 卜金
杭州钱塘大湾区省级湿地公园位于钱塘江入海口,站在堤岸上往东望,宽阔的江面一览无余。无遮挡的视野下,太阳刚冒头就能看见霞光。
霞光渐显,目光再往近处收,湿地内平静的水面和天空连成一片红。若有成群水鸟掠过,用手机就能拍出大片。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钱塘大湾区省级湿地公园成为摄影爱好者和游客追逐朝霞的热门目的地。不过,想要邂逅一场完美的朝霞并非易事——云层过厚、地面雾气太浓,或是时机选择不当,都可能让期待落空。
图源:钱塘发布
为了让大家告别“凭运气等美景”,8月14日起,钱塘区气象局开始发布湿地公园专属的“朝霞指数”,之后的每天都会在“钱塘发布”APP、“钱塘气象”微信公众号上更新。
结合湿地独特地貌,指数将朝霞划分为“ABCD”四个级别:特级(A)指大面积红或金色彩霞,持续时间大于25分钟, 属于必观景和摄影最佳时机;一级(B)指局部鲜艳霞光,持续15-25分钟, 推荐观赏;二级(C)指淡粉色霞光,持续时间短,可观赏;无(D)代表当日无显著霞光,不建议专程前往。
“我们从湿地公园附近的气象站获取相对湿度、近地面风速等多个关键指标,再借助自研的算法多维度评估第二天的朝霞等级。” 钱塘区气象局相关负责人陈之罕告诉记者,相比于目前市面上各类预测朝霞的工具软件,钱塘“朝霞指数”锁定的面积更小,加之不断优化的本土算法,结果也就更精确,“据近期测试结果来看,夏季的预测准确率是比较高的。”
图源:钱塘发布
在杭州,像“朝霞指数”这样的便民“科学外挂”不止一个。早在2023年,建德就已经根据当地自然景观特点,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发布了“江雾预报”。
1957年,新安江水电站竣工后,坝底70米深处涌出的江水恒温在14℃至17℃,在穿城而过的新安江江面上与空气形成显著温差。再加之两岸地形与风速影响,水汽凝结成了平流雾,覆盖范围可达二十多公里。
这幅缥缈写意的江南水墨画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但江雾并不是每日都有,年均出现130余天。
周密 摄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2019年,建德市气象局在新安江沿线建立了5套生态气候监测站。收集了一年的江雾数据后,江雾预报大模型落地,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当地未来一周,每天24小时的天气预报数据,就形成了大数据模拟的“江雾预报”。
预报将江雾分成3级:1级(概率低于50%)、2级(概率超50%但范围小)、3级(概率与范围均超50%)。预报结果每天在“建德天气”微信公众号上更新发布,“建德发布”微信公众号也会在每周四发出下周的江雾预报。
“江雾预报模型基于气温、湿度、水温等多维度数据给出结果,目前准确率在80%左右。”建德市气象局气象台副台长倪航说,为进一步提升使用体验,计划优化升级江雾预报大模型。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