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新洲 汪集英烈录—宝龙篇
千古扬名新洲 2025年07月18日 16:56 湖北 听全文
汪集宝龙街:位于长岭岗以东之宝龙岗上,宝龙岗从北至南延伸到山村岗,延绵数千米,形似长龙而得名。新中国成立以前,这里就形成了贸易集市,称为宝龙集,因为过去的人认为早上说“龙”字不吉利,就将“宝龙集”称为“溜子集”。1949年至2000年,宝龙街一直是原宝龙乡级党政机关的驻地。2000年,宝龙经管处被撤销后,宝龙街仍保持着集镇地位,但由于离汪集比较近,商业交易没有往日繁荣。
2025.7.182025汪集英烈录
人物简介在汪集街道宝的土地上,无数英烈为了革命理想、民族解放和国家安宁,用热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赞歌。他们中有早期革命的先行者,有抗日战场上的勇士,有解放战争中的先锋,也有抗美援朝的英雄,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忠诚与担当。
01抗日解放
余泽先(1898-1927):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绿湾村人。1926年参加革命,共产党员,从事联络宣传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冯铺被敌人残害,因得不到治疗牺牲。
余化兰(?-1927):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绿湾村人。1927年春入党,在家乡创办农民协会,1927年6月17日被害于竹筒寺。
胡梓轩(1897-1940):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宝龙村胡胜祖人。曾任黄冈县第七区副区长兼教育股长,1940年5月19日被鄂东游击队逮捕,6月24日在黄州西城岗王氏祠就义。
肖细九(1914-1940):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陶咀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后任独立游击五大队副分队长,1940年9月被害于汪集。
黄木旺(1917-1943):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绿湾村黄六官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黄冈县下夹鱼庙战斗中牺牲。
王华山(1920-1942):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王龙村王龙里人。1937年参加革命,新四军五师战士,1942年北上途中在黄陂阻击战中牺牲,李先念曾亲笔写信给其叔父王庆田,表彰他的献身精神。
程麒麟(1911-1945):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绿湾村程堤围人。1938年参加革命,新四军战士,1945 年牺牲于红安。
余全旺(1914-1945):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陶咀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新四军五师联络员。1945年7月,奉命去汪集日伪碉堡偷机枪,被敌人发现后,为保护接应的同志,向反方向逃跑,不幸被捉被害。
余克生(1915-1945):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陶咀村人。1941年在张店从事地下工作,曾只身击毙日、伪军4人,缴枪4支。1945年在红安攻打日、伪据点时,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眼牺牲。
余金旺(1925-1945):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绿湾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5年任新四军五师联络员,7月进汪集日、伪据点盗取机枪时遇难。
胡才德(1917-1948):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宝龙村胡胜祖人。1946年参加革命,解放军某部班长,1948年牺牲于红安。
02抗美援朝
黄宝佑(1929-1951):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茶亭村霍黄湾人。志愿军战士,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陶维明(1931-1951):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陶咀湾人。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荣立三等功一次,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程善松(1920-1952):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王龙村程贤咀人。1950年任民兵班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立三等功两次,在鱼隐山战斗中牺牲。
胡新成(1925-1952):又名邱新成,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绿湾村黄六官人。志愿军战士,1952 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陈烈伢(1928-1952):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陶咀村人。1950年任本乡民兵分队长,1951年参军赴朝,1952年在朝鲜鱼隐山战斗中牺牲(一说失踪)。
黄烈松(1931-1952):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绿湾村黄六官人。志愿军战士,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一说失踪)。
肖寿生(1926-1953):又名黄豆伢,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绿湾村人。志愿军战士,1953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袁耀安(1926-1953):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宝龙村钓鱼沟人。志愿军战士,1953年在朝鲜路线反击战中,坚持战斗七昼夜牺牲。
袁时耀(?-1953):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宝龙村人。志愿军战士,1953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陶东海(1932-1953):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陶咀湾人。志愿军副班长,两次荣立三等功,1953 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高传(1933-1953):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陶咀村人。志愿军战士,荣立三等功一次,1953 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余炳坤(1928-?):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陶咀村人。1950年任本乡民兵分队长,后为志愿军战士,在朝鲜鱼隐山战斗中失联。
03传承红色
陶木根(1929-1958):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陶咀村陶咀湾人。1952年参军,荣立两次战功并入党,任某炮兵连连长。1958年,部队驻地黑龙江林口县遭水灾,他救起两名落水战士,在抢救第三人时牺牲。
袁瑞芳(1949-1971):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宝龙村钓鱼沟人。1969年参军,任副班长,1971年在内蒙古部队演习中排哑弹时牺牲。
这些英烈来自原宝龙经管处的各个村落,他们的事迹或壮烈、或悲壮,却都闪耀着信仰的光芒。无论是早期革命的探索,还是战火中的冲锋,他们始终以生命践行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他们的名字,是故土永远的骄傲;他们的精神,将在这新洲片土地上永远传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