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骑一下也没啥吧,我们骑不骑和你有啥关系?”8月13日,一名外地游客在小红书上发文“自曝”称,她带儿子来到西岗区星火街附近观赏梅花鹿,期间将孩子抱起放到鹿身上骑乘,被周围市民制止,并认为制止者“多管闲事”。
文章一经发出,众多网友纷纷指责这名游客“没常识”。此前,我市曾发布《致大连市民及游客朋友们的一封信》,其中提出倡议,观赏梅花鹿时应避免近距离接触。
让孩子骑乘梅花鹿遭制止
近年来,大连山林中有梅花鹿出没,且鹿群规模不断壮大,逐渐成为滨城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慕“鹿”而来观赏,但人与鹿和谐共处的“乐章”中,有时也会出现些许不协调的“杂音”。
8月13日,一名游客在小红书上发文称,今年暑假,她特意带着7岁的儿子从外地自驾来大连,前往西岗区星火街附近看鹿,孩子看到鹿很激动想骑一下,就把孩子抱到了鹿身上骑乘,但很快就被一名市民制止。
记者看到,这名小红书平台用户认证为女性的游客,对此很不满意。文章中充斥着“我寻思着也没啥吧,也不伤害鹿也没什么坏处”“我们骑不骑鹿和你有啥关系?用得着你管吗?哪个规定写了鹿不让骑?”等表述。
众多网友指责涉事者“没常识”
记者注意到,这篇文章在8月13日晚上8点32分发布后,迅速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截至8月14日上午,已有近千条评论,大家纷纷指责这名带娃游客“没常识”“太气人”。
有网友说,“你咋就肯定骑乘行为对鹿没伤害呢?7岁大的小子也有几十斤重了,把鹿腰背坐坏了怎么办?”有网友表示,“还说哪个规定写了鹿不让骑,深山老林里的老虎你咋不去骑呢?”
记者通过平台私信联系这名游客,表明记者身份并要求核实相关情况的真实性,但截至发稿前,没有收到回复。
骑鹿行为可能对鹿对人均有危害
对此,中国绿发会梅花鹿保护地大连负责人陈亮表示,游客与在野外生活的梅花鹿密切接触,并认为“没啥事儿”是一种错误认知。
首先,生活在野外的梅花鹿身上会携带细菌和蜱虫,而8月份正是蜱虫活跃期,每年护鹿志愿者都会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为鹿清理蜱虫。
“游客与梅花鹿亲密接触后被蜱虫叮咬的事件时有发生,许多缺乏相关知识的游客处理不当,比如直接拉扯蜱虫导致其口器残留体内,可能引发感染,情况严重甚至危及生命。”陈亮表示,儿童免疫力较成人更低,大人带孩子观赏梅花鹿时更应该注意时刻与鹿保持距离。
其次,大连山林中的梅花鹿未经过人工驯养,仍具有野性,游客贸然做出如“骑乘”一类的行为,容易让鹿感到不安,进而产生应激反应。
一旦鹿受惊后出现攻击性,人可能被鹿踢伤或被鹿角划伤,鹿可能因慌乱而在山林中摔伤,对人对鹿都可能会造成危害。
赏鹿应保持安全距离
今年8月8日,我市曾发布《呦呦鹿鸣,滨城共生——致大连市民及游客朋友们的一封信》。信中表示,随着鹿的种群数量增加、活动范围增大以及社会关注度的上升,人类与这些梅花鹿接触越来越多,愈发亲密。其中,一些行为无形中对梅花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伤害。
因此,信中对市民游客发出三点倡议。
其一,不要擅自投喂。梅花鹿食物以青草、树叶为主,其他食物吃多了易引起消化不良,特别是人们投喂的食物品类较杂时风险更大。另外,投喂食物的塑料袋、包装纸也容易被误食,导致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甚至会危及生命。
其二,避免近距离接触。野外生活的梅花鹿身上会有蜱虫和细菌,同时人身上也可能携带导致梅花鹿生病的病毒。近距离接触不仅威胁个人健康,也会让鹿群感到不安,彼此带来健康风险。
另外,如长期的接触,会让梅花鹿降低对人类的警惕性,逐渐丧失野性,导致它进入人们的生活区域,增加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交通要道和居民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或伤害事件。
其三,不要伤害梅花鹿。梅花鹿平时在跑跳时,鹿角会碰出点小伤,但这些都是自然现象,无需人为干预。但故意伤害它们,特别是不法分子盗割、故意伤害鹿茸、鹿角等行为,会面临法律法规的严惩。
来源:半岛晨报、39度视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