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与梨香溪交汇的重庆涪陵地界,有一处以红酒文化为特色的小镇,正以独特方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里将生态保护与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深度绑定,既为长江生态屏障添砖加瓦,也让当地百姓在守护绿色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生态修复,让江岸重归自然本真
每年5月后,随着三峡库区水位下降,小镇滨江段会浮现出长约10公里的消落带。曾经,江水退去后,裸露的淤泥让这片江岸生态脆弱。为改变这一状况,小镇与当地政府携手推进消落带治理:筛选耐水植物栽种,这些植物涨水时可在水下存活,枯水期则绿意盎然。如今,江水退去后,大片嫩草如绿毯铺展,既修复了江岸生态,也成了人们乐于驻足的自然景致,每年吸引不少人前来感受这份生机。
在小镇的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区,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禁用化学农药,推广有机肥料。这一坚持让周边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8%,土壤与水源得到有效保护,长江水体因此免受污染。而土壤肥力的提升,也让葡萄品质更优,为葡萄酒酿造提供了好原料。
农旅相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小镇在梨香溪对岸的泡桐村,探索出农旅融合的路径——引入万亩酿酒葡萄种植项目。通过土地宜机化改造,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山”变身葡萄飘香的生态园地。这片葡萄园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更成了村民增收的“聚宝盆”:村民流转土地获得租金,还能在园中务工,学习种植技术,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
依托葡萄种植,小镇串联起葡萄采摘、葡萄酒酿造体验、酒文化主题民宿等环节,形成完整产业链。人们来到这里,可亲手摘葡萄、参与酿酒,尝尝新鲜的葡萄酒,感受酒文化的韵味;夜晚住进酒文化主题民宿,在静谧中回味一日时光。园里散养的“溜达鸡”在葡萄树下觅食,肉质鲜嫩,成了受欢迎的农产品,也让这里的体验更丰富。
文旅交织,打造人与自然共生的空间
小镇善用自身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建起一系列生态旅游设施,串起文商农旅融合的体验路线。区域内,江岸步道藏于桉树林、棕榈林、竹林间,长江边的民宿与自然景致相融,推窗见绿、漫步听涛,成了人们亲近自然的方式。
10公里长的索道如“空中纽带”,串联起青山绿水,将人们从古镇核心区送往山间的葡萄庄园、田园民宿和生态农场。乘索道而行,既能俯瞰周边风光,也能感受与自然相融的奇妙。此外,湿地公园、运河公园、登山公园、红酒庄园、晒秋田园、水库乐园等场所,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
小镇的建筑透着中西合璧的韵味:400米长的廊桥,一半是五彩欧式小屋,一半是粉墙黛瓦中式古建,行走其间,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融。结合时间节点,小镇还会开展公益植树、野生动物放生、行为艺术等环保活动,向人们普及环保知识,号召共同守护这片山水。
这片以红酒文化为特色的小镇,以农文商旅融合的实践,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未来,这里将继续深化“生态+文旅”模式,在丰富体验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努力成为长江沿岸绿色发展的一个样本,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结出更多硕果,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