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在四川盆地的东北部,德阳这座宝藏旅游城市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这里既有三星堆古蜀文明的神秘底蕴,又有川西平原特有的温润气息。四川德阳还被誉为“古蜀之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而前些天的德阳之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竟然是在旌阳区孝泉镇“中国德孝城”里撞见的一幕。
孝泉镇本身就是一座浸透着“德孝”基因的古镇,作为“二十四孝”中“涌泉跃鲤”故事的发生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藏着对传统美德的敬畏。而“中国德孝城”更是将这种文化具象化——朱红的山门内,既有供奉着孝泉先贤的祠堂,也有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墓群。这些古墓的主人,多是历史上以“德孝”闻名的人物,如今这些墓地被精心保护,碑刻上的字迹虽历经风雨,却依然能读出后人的崇敬。
那天下午,我循着茶香走进德孝城深处,远远看见一片开阔的庭院里,几张竹桌竹椅随意摆放,好多当地人正围坐在一起,手里端着盖碗茶,嘴里用带着川音的白话聊着家常。孩子们在一旁追逐嬉戏,老人则偶尔啜一口茶,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古墓群上,神情淡然得仿佛在看自家后院的菜园。而那些古墓,就在庭院里面,与喝茶的人群不过数米之隔。
这场景瞬间让我看呆了。在大家一般的印象中,坟墓往往都是与肃穆、敬畏甚至一丝畏惧联系在一起的,别说围坐喝茶,即便路过也会下意识放快脚步。但眼前的德阳当地人,却把墓地当成了寻常的茶馆、社区的凉亭。一位正在添茶的阿姨看出了我的疑惑,还笑着说:“墓地里的这些老祖宗都是我们孝泉的骄傲,他们守着这片地,我们陪着他们喝喝茶、说说话,都像家人一样。”
细想之下,这份“亲近”其实早有渊源。四川人爱喝茶是刻在骨子里的,仿佛生活的烟火气就该与茶香缠绕在一起。而在德阳孝泉镇,“德孝”文化也已融入日常——逢年过节,当地人会带着供品来古墓前祭拜,平日也常来打扫整理,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社区生活的一部分。对他们而言,这些古墓不是冰冷的文物,而是承载着家族记忆与地方荣光的“老长辈”,坐在“长辈”身边喝茶,反而多了份踏实与安心。
当然,这样的场景对外地游客来说,确实需要些“心理建设”。同行的朋友就坦言:“一开始看到墓碑就在旁边,心里确实有点发怵,但看当地人那么自在,慢慢也就觉得,这或许正是当地人与历史相处的方式吧。”的确,没有阴森的氛围,没有刻意的疏离,只有生活的烟火与历史的厚重在此交融——孩子们会指着碑文问“这上面写的什么呀”,长辈们便借着茶歇,讲起姜诗孝母、安安送米的故事,让“德孝”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
或许,这就是德阳给我最大的惊喜:它让我看到,历史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故纸堆,当一座城市的文化真正融入血脉,连与“老祖宗”相处的方式,都能这般温暖而鲜活。那一刻才突然明白,德阳的这种“奇观”,其实是对传统最生动的传承——他们不把历史束之高阁,也不将敬畏化作隔阂,而是用最日常的方式,让千年“德孝”基因活在茶烟里、笑语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你来过四川德阳的“中国德孝城”吗?如果你见到这样围坐在墓地里喝茶的场景,你会觉得新奇,还是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呢?如果以后有机会,你还愿意来到德阳,在茶香与历史的交织中,感受一番孝泉镇特有的生活气息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