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有条街——西门坡往上
文/三变汾阳

汾州市场,贾樟柯电影《小武》取景地
汾阳的这条街,在人们的口中是这样描述的:“西门坡往上走......”
也有人会说:“西关桥那儿”
它的正名,被刻在西门口的正中——西关社区。
它是一条长长的街道,两旁是二层商铺。没有大商场的气魄,总是中规中矩的样子。
汾阳的许多商场、旺铺都像是深海处的“铁塔尼克号”——华丽丽地航行,却经不起惊涛骇浪。独独这条街却繁华了多年,而且培养了许多老旧的品牌。
生意人
有一次和燕子姐去看房路过这条街,下午三四点,肚子却饿起来。她提议去一家凉皮店吃炒凉皮。
一个外地的女子,在黯淡的小房子里,见我们进去,便起身询问。得了答案,立即在旁边更小的房子里起火炒凉皮。
小燕姐说她吃这家炒凉皮已经多年了,感觉无论什么时候,一想吃就会想起这里,它也一直在那里默契等候。
认识一个在这里卖衣服的女子,从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到如今有了二胎的妇人,一直在这里卖衣服。
她做生意讲价余地很小,因为她说做了十多年,都是熟人了,不管介意不介意都慢慢地习惯了。
说实话,她的衣服并不是那么时髦,中规中矩的款式,裤子和内衣多些。这样的规模没有被淘宝打败真是奇迹。
细想这样的奇迹,该是她做生意的夯实带给人的温度感,让人们认同吧。
饼店
汾阳特产石头饼
这条街有好几家饼店,几乎都是夫妻店。做饼挣钱,但做饼辛苦。
现在的人都很浮躁,每日想着挣大钱,过自己想过的逍遥,但有几个想付出这样的辛劳?挣的钱都是用手一个个烙出来,在油腻和火烤里煎熬出来的。
汾阳的饼店很多,这里的还是别具特色的。是和朋友一起,才知道还有一种不会变干的石头饼。握在手里油气重些,却很软,也比平常的石头饼厚些。
也吃过一家的油旋,很香甜,不腻。特别是饿的时候,一口气可以叼两个,一个油旋,一个五香饼,被饼店主人放了花椒碎,一入嘴,香气袭人。
守护
这条街,被无数生意人守护着,一入口处的修鞋老人,在时光里坐成了故事,看不出表情,半弯着身体,敲敲打打便是一日日的延续。
几个茶叶店的门庭有些旧了,也没有什么新的标签,但店里的茶叶箱子却看着殷实,不像是为了应景空虚的摆设。
也会有意外的惊喜,突然看到一个不起眼角落里卖炒栗子,那个带着随意的广告牌——糖炒油栗子,带感十足。
这条街的水泥桥越是年代久远,越像一件艺术品,给这条街带来了形式上的美感。
疲惫的妆容带着明天的希望
然这条街也有疲累的时刻,此刻的繁荣远不及曾经,那个时候,连商铺的二层,都是各式的店铺,像唱戏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如今,二层的商铺大都空了下来,一层也有空铺在出租转租。
信息互联网正在让中国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变革,汾阳又怎么能避开?
就像是这里曾经一到冬天便掀起的滚滚浓烟,市场总会以它的步伐去协调走路的人,滚滚浓烟毕竟会散去,经历了尘土飞扬的供暖安置,这条街只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汾阳有条街——西门坡往上。以后的以后,汾阳人还会这样介绍这条街吧!
送一首《你好,旧时光》给大家,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城市,有太多的爱恨悲喜上演,我们所有的年华都在它的细节里变成微小的尘埃。有一日,当我们真正爱上它,或许是因为我们流浪太久的缘故。
嘿,大家好,我是三变,一个喜欢讲故事,讲汾阳的女子,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我吧。
文章来源:公众号“花火深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