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坐拥绵长海岸线、多样地质构造与良好生态环境,自然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13处国家级5A景区。其中,众多承载着独特岭南风情的古村落星罗棋布。粤东作为广东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孕育了许多客家古村落,是体验客家民俗的绝佳窗口。今天,就带您走进其中一颗璀璨明珠——河源市苏家围古村。

苏家围坐落于河源市义合镇,距市区约25公里。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古村竟是北宋文豪苏轼第11代孙苏秀弘携族人南迁定居所建,成为苏氏后裔的重要聚居地。村名虽带“围”,却无围墙环绕。村落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溪流蜿蜒穿村而过,步步皆景,宛若天成画卷。正因如此,苏家围不仅荣膺“广东省最美古村落”称号,更享有“南国画中村”的美誉。


村内保存着约20座明清古建筑群,历史底蕴深厚。永思堂(东山苏公祠)尤为引人注目,其格局规模仿照明清官宅府第,独特之处在于未设正对厅堂的大门,仅留两侧边门,这源于客家文化中正门避讳不详的传统。

另一代表建筑九思堂,由苏轼后代“九荣”于清代修建,至今保存完好。其精美的画廊、雕刻尽显客家特色。村口的客家围村门巧妙运用“暗拱大江”原理,门前的义合老街则由苏轼家族三兄弟合力筑成。

步入古村,迎亲桥首先映入眼帘。此桥并非婚嫁所用,而是承载着苏家围人热情好客的传统——视每位到访游客如亲人。更妙的是,此桥作为村内制高点,是俯瞰全景、发现苏家围独特布局的绝佳位置:它并非常见的圆形围龙屋,而是罕见的 方形围龙屋,整个村落以祠堂为核心,严格遵循五行八卦理念进行布局。

苏家围另一大智慧结晶是其精妙的 排水系统。设计者仿照江西吉安苏家故居的“九曲水”形式建造,无论雨势多大,村内从无积水之患,雨水皆通过暗渠顺畅排入河中。村中民居看似随意分布,实则暗合八卦方位与排水脉络,秩序井然。


在客家文化日益同质化的今天,苏家围不仅完好保存了浓郁的民俗风情,还孕育出独特的 竹文化与山水文化。相传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受此影响,古村周围遍植翠竹,并点缀着几尊古朴石像。加之交通便捷(高速出口仅6公里可达),苏家围无疑是阖家出游、感受历史人文与自然之美的理想目的地。

这座承载着苏轼文脉、凝聚着客家智慧的“南国画中村”,是否已激起您的探访之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