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沈家营镇延龙路驱车前行,窗外的景色美不胜收——在延龙路旁的河东村“共享农场”里,大片的彩绘墙在绿色田园间徐徐铺开,连片的向日葵织就金色的海浪,“三色”马铃薯“丰”景正好。村民们笑意盈盈的脸庞,不停忙碌的身影,与这幅秀美的田园画卷完美相融。




今年年初,沈家营镇河东村优化村集体20亩土地使用模式,依托延龙路农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打造“共享农场”。村集体带领村民通过试种“三色”马铃薯,走上发展沈家营镇特色农业“五大”种植板块的探索之路。经过数月辛勤耕耘,如今迎来了大丰收,约2万斤马铃薯已新鲜上市,在田垄上堆出沉甸甸的丰收喜悦。

据悉,河东村“共享农场”是沈家营镇延龙路农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是沈家营镇打造“网红路边网红村”乡村振兴品牌的重要实践,以延龙路为核心,北起旧小路,南至兴阳线,串联带动沿线河东、西王化营、下花园等村庄,通过沿线周边环境与基础设施提升,盘活农业、旅游、文化等特色产业资源,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教育研学为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经过紧张有序的建设推进,目前项目的环境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延龙路沿线周边1100余平方米村庄墙面穿上“彩绘外衣”,3000平方米铁艺护栏与600米木质栅栏沿线布陈,为质朴的乡村风貌注入浓浓的艺术气息。4座美化后的农村设备用房,巧妙地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成为隐藏在田园里的“隐形风景”。1.3万余平方米的绿地精心装点,105棵乔灌木错落有致,让清新绿意浸透沿途风景。更有沿线新建提升的5个别具特色的停车港湾,以及18个崭新便捷的公交站台,为游客提供舒心惬意的旅途服务。如今,延龙路沿线步步皆景、处处宜人。

良好的生态优势,秀美的乡村风貌,正源源不断转化为沈家营镇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沿线西王化营“红薯工坊”、下花园特色农业产业园等地标性产业空间陆续建成,更多次联动石景山模式口、海淀植物园开展跨区产业共建活动。“盔锅牧骨”等特色餐饮品牌市场认知度持续攀升,日均客流量稳定突破百人次。配套推出的“延龙寻路”视频号,已累计发布37期,获得超7万人次关注。


同时,沈家营镇注重持续挖掘沿线文化资源,不断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精心讲好文化故事,逐步构建蒙元文化“微矩阵”。由下花园村少年文化志愿者魏晟辛快板演绎的《盔锅牧骨的传说》等2个节目,作为本镇原创文化节目,成功参演“长城脚下 艺动妫川”2025年延庆区群众文艺汇演,文化品牌传播力、吸引力不断增强。
未来,“十五五”期间沈家营镇将持续深入推动延龙路农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不断深挖沿线生态资源与特色产业资源,进一步升级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切实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样板村,让这条全长6.4公里的乡村公路,成为串联起田园诗意与产业活力的“黄金纽带”,形成沈家营镇生态田园、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