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云峰 编辑:郝光
(一)
“庙沟的莜面,碌碡湾的糕,榆树店的闺女不用挑。”这一句顺口溜,在武川县,大人、小孩,耳熟能详。
武川县马场梁景区
然儿,马场梁,却鲜为人知。作为武川县的一处原生态观光秘境,在我的耳边已经回响了三十多年;期间,我还了解到,以马场梁为核心的周边地区,曾经是辽、金两个北疆游牧政权长期交锋的军事要地。
近年来,多次筹划着去一趟马场梁,去看一看这一块家乡的风光宝地;体会一下几百年前辽、金古战场金戈铁马的悲壮。
武川县马场梁景区
前几天,去呼市与几位大学同学小聚。之后,中学同学C请我把酒叙旧,席间,我与H同学聊起了马场梁,他也没有去过。相约次日一大早,自驾车前往。
近日,妻子也在呼市,陪伴她年过八旬的父母亲。也想去。
早餐后,三人驱车前往武川县。新公路,仅35公里就到达了。在县城可镇,接上小苏,四人组成一个小小的旅行团,出发。
武川县可镇
小苏,中年女士,摄影爱好者,与H同学都是市、县两级摄影协会的成员,对县域的山川地貌了如指掌,人称:活地图。
(二)
马场梁,位于武川县可镇西南约100公里处,属于阴山山脉之大青山中段。高山耸立,道路崎岖,人迹罕至。
农田与草地交错
从呼市沿省道S104出发,到武川县城可镇,转S311省道,一路向西,到腮忽洞村南左转,庙沟村方向,在土城子村西右转,沿山沟往东南方前进,到后塔坝村南,右手方向即可到马场梁景区。
马场梁附近的鸭老坝村
马场梁周边山势逶迤,目前仍为未开发的处女地,可以说,是武川县域内的双重秘境。一是风光绝美的原生态高山草甸草原;二是八百年多年前我国北方辽、金两个游牧民族边疆政权战略交锋的古战场,也是辽朝末代皇帝耶律延禧(天炸帝)试图东山再起的最后战略基地。
惨败于金军之后的天祚帝,于保大三年(公元1122年)三月,不得不躲进阴山山脉的“夹山”地区,以避金军锋芒。
史载,当时的夹山,森林茂密,古树参天。许多谷中有流水,春夏秋三季流量尤大。“数万人马驻扎在夹山里,饮水并不困难。”天祚帝在此召集旧部、囤积粮草,放养军马。
夹山地区的庙沟乡“马场梁”,就是当年辽军牧马之地;“马圈沟”,就是当年辽兵圈马之所。
“马圈沟”沟掌及沟两侧陡峭悬崖,马不能跨越,只要守护住沟口,马无一跑散。是一处极为理想的天然大型马圈。“马圈沟”沟口南紧临一条河,河至断悬处形成一道瀑布,是绝美的天然风光。
马场梁夏季6月份仍然有罕见的巨型冰瀑
“夹山”地区,曾经是辽朝最后的军事屏障和反攻基地,凭借险要地形和茂密森林,辽军与金人周旋三年。金人最终以诱饵引天祚帝出“夹山”地区,一举歼灭了辽朝。
(三)
一路上,四面远远近近的庄稼地条块排列,五颜六色,是一种亲切的、熟悉的美丽。金黄耀眼的是高杆的向日葵,或者矮杆的向日葵,也有一些油菜地。青翠的是莜麦地,家乡武川是世界燕麦(莜麦是裸燕麦)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国内莜麦的主产区之一。绿色高大整齐的是玉米地。当然,已经封垄,海海漫漫,种植面积最多的还是马铃薯地。
马场梁景区
时远时近的大青山连绵逶迤,峰峦叠嶂,通体青绿。一片片的草原与农田交错、插花分布,郁郁葱葱,煞是喜人。
今年,是家乡几十年不遇的风调雨顺好年景。行走在山野中,满目绿色。多年来,家乡境内大大小小的干河槽,很少有水。今年,几个月了,仍然还是流水潺潺。
前往马场梁的路上到处是流水潺潺
车行野外,时有大大小小的水叭子,这是雨过后形成的临时集水浅坑。坡地有许多山水冲刷形成的裂沟,农田里低洼处有洪水流经造成的裸地,水毁了部分庄稼。
雨季临时集水坑
过了腮忽洞村,道路变为狭窄的土路,继续前行,有几处岔路。
停车,大家下车,活动一下身体,明媚的阳光斜照着路边的溪流,水流清澈,水中的小石子接近玉一般的质地,安静地享受着暖阳和溪水的沐浴。我情不自禁,弯腰下去,洗了双手,洗了脸,家乡的水,清冽醒神。
庙沟村附近的溪流
在土路上已经行驶了几公里,这样的水毁路非四驱越野车不能行驶,司机需要有高超的驾驶技术。
行使到一个名叫泰康龙的村庄,问询,几个村民都劝我们不要往前走了,前面的路已经水毁了,去不了马场梁。而且,今晚有雨,小心山洪。前几天有两辆车遭遇洪水,车毁人亡。
无奈、返程。
H同学提议,回去的路上,专门从榆树店村走,去看一看村庄里那一株几百年树龄的老榆树。老榆树有点神奇,有百年流传的传奇故事。顺便,也可以验证一下“榆树店的闺女”是否真的如传说中那样“美的不用挑选?”
岔路口,问询,村民告知:去榆树店的路被洪水摧毁了,去不了。
(四)
进了庙沟村,撤乡并镇前是庙沟乡政府所在地。时至中午,决定在这里吃饭。驱车慢慢地转了两圈,没有一家饭馆!早已没有了当年乡政府所在地店铺林立的繁荣气象。
无奈,只好给村中的熟人打电话,请安排一顿中午饭。一位胖胖的中年人接待了我们,他与小苏是中学同学,与H同学也熟悉。热情的烧水沏茶,并且找来一名村里的中年女人帮忙做饭。
很快,一顿蒸莜面饭菜做好了。蘸料有羊肉炖蘑菇热汤,也有黄瓜水萝卜丝凉汤。还有蒸土豆片。此外,还有从冰柜中取出来的一盆熟猪排,在锅里加热后摆上了饭桌。
(五)
饭后,我们返程。小苏领路,看了几处田野风光。家乡山川秀丽,丰年在望。一路上,满目绿色,流水淙淙。真有一点塞外江南的韵味。
收获莜麦
在一座高大的孤山下,停车。这是一处大型生态治理工程。看得出,是以种植草本、灌木、乔木结合的立体生态建设工程,并且辅以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配合多年以来严格执行的封山禁牧恢复植被措施的“青山绿水”综合建设工程。
敖包山生态工程建设区
作者夫妻在敖包山
我们顺着生态观光小道依山势而上,时而驻足观景。正值夏秋交替,中午骄阳,早晚冷凉的季节。草本植物已经结子成熟,茎叶开始枯黄,但是,仍然有一些耐冷凉的草本如蓝刺头、麻花头、柴胡、黄花草木犀等鲜花绽放。油松呈现黄绿色。
敖包山上的松树
路边不远处竟然有一个直径约20公分的洞口,附近有新鲜的土堆,不知道是狐狸洞,还是獾子洞?
敖包山上的兽洞
接近登顶时,我忽然发现山体的西北、东北面各有一座水泥钢筋碉堡,十分完整,几乎被土埋没,出露地上仅约40多公分,大约为4X6米的顶部面积,南部末端有一口宽大的竖井,疑为碉堡的出入口,正面朝向北面山下的东西方向主干道。不知道是抗日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产物?
敖包山上的旧碉堡
登顶,山顶比较平坦圆润,中心是一座巨型石头敖包,标准的三迭式,敖包顶部中心插一柄高大的金色苏鲁锭,湛蓝的天空下,金光耀眼,熠熠生辉。我围绕着敖包顺时针转了三圈,往敖包上放了三块小石头。
敖包
站在山顶,可以清晰地望见东面不远处的可镇县城。高处不胜寒,风,大且寒。赶紧下山。
在敖包山上观望可镇县城
敖包山生态观光道
回到可镇,时间已近晚上7点。入住皇盛酒店。稍事休息,晚宴开始。出席者增加了3人,H同学妻、W同学、摄影爱好者L。
H同学致祝酒词,大意是:为了了却三子(我的乳名)的两个心愿,有了这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是,去看马场梁原生态景区,由于洪水断路,没有完成,十分遗憾。二是,吃一顿正宗的庙沟莜面,实现了。为了加强感受,今晚酒宴的主食继续安排--武川莜面。
武川的地界,武川的莜面,武川的水;武川的男人铁锅炒熟的莜麦,武川的女人亲手做的莜面。才是正宗的武川莜面。
酒宴气氛热烈,老同学们频频举杯,已然忘了大家都是退休老人了。
作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