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民俗文化村
福建 “三大渔女” 指的是湄洲女、蟳埔女与惠安女。
上期我们介绍了惠安女。在此之前,行程之中曾有到湄州岛的计划,但由于大风,未能登岛,故“三大渔女”未能拍到湄州女的照片。


蟳埔女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的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
蟳埔人把平安寄托于神明庇护,形成了 “求神拜佛” 的民间信仰,妈祖祭祀活动是重要的信仰仪式之一,人们通过祭祀祈求平安和兴旺。




簪花围、大裾衫、阔脚裤等独特的服饰装扮,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色彩鲜艳的鲜花、精美的盘扣、独特的服装形制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蟳埔女习俗承载着千年渔村的历史记忆,反映了泉州地区从东晋以来的历史变迁、文化交融和社会发展,是研究闽南地区历史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活化石。



晋江梧林传统村落
晋江梧林传统村落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新塘街道梧林社区,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侨乡古村,梧林是著名的侨乡,侨批馆展示了华侨家书(侨批)、老照片等,让人了解 “下南洋” 的历史;家风家训馆则让人感受到华侨家族的传统文化传承。
其中闽南官式大厝、番仔楼等建筑使用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等多种装饰工艺,体现了闽南民间精湛的装饰工艺与高超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多从海外运来,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洋楼由西班牙设计师设计,外部采用古罗马式建筑风格,内部沿袭闽南大厝的传统空间构造,占地面积 700 平方米,是旅菲律宾华侨蔡咸斜的宅邸,也是梧林建造的第一栋西式洋楼。








泉州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 ,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 年),经历代修复扩建,于宋朝初期形成基本格局,迄今已有 1300 余年历史。
开元寺坐北朝南,由中轴沿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甘露戒坛和藏经阁等主要建筑群,东西两侧石塔及附属群组成。建筑规模宏大,呈现出官式建筑、“皇宫式” 建筑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东塔为 “镇国塔”,建于南宋时期,高 48.27 米,底层面积为 255 平方米,是五层八角仿阁楼式的石塔,由塔座、塔身、塔顶、塔刹四个部分组成,塔身外壁每一层均雕刻 16 尊佛像,共计 80 尊,自下而上分别为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佛尊,束腰处雕有 40 幅石雕,其中 37 幅为佛经故事图。


西塔为 “仁寿塔”,建于南宋时期,高 45.06 米,底层面积 270 平方米,其手法和造型与镇国塔相同,每层交叉雕刻着金刚力士、诸天神将、高僧、菩萨和皈依佛教的帝王太子等人物,须弥座束腰处雕刻了 40 组花卉鸟兽图案,第四层上面雕刻有男性观音菩萨、唐僧和孙悟空等佛教雕像。




版权所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