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东海上一个被称之为“海天佛国”的小岛,我确实记不清自己已经去过几次了。反正,前后总有十数次吧,我每去一次,总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
普陀,留给了我太多的难忘的记忆……
魂牵梦绕的百步沙
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雾缭绕。普陀山与九华山、峨嵋山、五台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两美著称的名山,普陀山这座海山,充分显示着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连,显得更加秀丽雄伟。
著名的磐陀石
巨石在山顶平台上,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故名“磐陀石”。相传,这里就是观音大士的说法之处。
磐陀石还有不少典故和有趣的故事,据说《西游记》的西天便在此处,《红楼梦》中“通灵宝玉”又和这里的“金刚宝石”形意酷似。
惟妙惟肖的两龟听法石
二龟听法石位于磐陀石西,五十三参石下端的岩崖上,岩崖上有两石酷似海龟,一龟蹲踞崖顶,回首顾盼,似有等候之意。两龟的形态极为传神,令游人叹为观止。
西天渡口
心形石
心字石位于西天门下方,平滑的巨石中间镌刻着巨大的红色“心”字。整个“心”字可容纳上百人打坐,单是中间一点便可容纳八九个人同坐,非常醒目,是人们游览普陀山时不会错过的留影地之一。
梵音洞历来为普陀山的重要景观。在青鼓垒山东南端有一天然洞窟,洞岩斧劈,高约60米,纵深约50米,峭壁危峻,两边悬崖构成一门,习称梵音洞。此地常为惊涛拍崖,潮声撼洞,昼夜轰响,宛如擂鼓,在普陀山梵音洞的磅礴气势和陡峭危壁,为其他洞所莫及。
普陀山是全国最著名最灵异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得道三大香会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
关于这尊南海观音灵异的传说很多。据说在开光日,原先一直大雨磅沱的天气突然雨止,乌云中开出天眼,一束霞光直射而下……又传说,这观音的眼睛会跟着您转。您不管走到什么位置,仰视观音,都会觉得观音双眼在直视这您哦。
观音慈祥,左右护法威武
瑞狮护龙柱
回头是岸
圆通禅林
海月常辉
择日不如撞日。我去的这天居然撞上了几年不遇的大法日,普济寺大殿前的水池中做了最高规格的佛事布置,如此的布置,不是谁都能一见的哦。
据说,这长着双翅的金龙并不轻易出现。看来,我还是挺有佛缘呀。
普济寺内香火极旺!
在去往佛顶山的山路上,遇见三叩九拜的善男信女,三步一跪九步一拜,犹如藏民的磕长头,毅力与虔诚可嘉。
一位出家人盘腿端坐在佛顶山的石亭上,手捻佛珠,眼望远处的海天一色,若有所思……
此时,我的耳边仿佛想起了那首佛音“放下歌”—— 爱过了。恨过了,放下吧。 有过了,痛过了,看破吧。 虔诚的,顶礼啊,活菩萨。 入空门,披袈裟,摩诃萨。 了脱啊,自在啊,菩提妙法 ……
传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帆船突然停在海面上,好像生了根一般,再也前进不得。这时海上漂起来一朵朵铁莲,转眼之间,整个普陀山海面全是铁莲花,把帆船团团围在中间。慧锷大惊,静下心来细细一想,莫非观音大士不愿去日本么?便靠岸留下佛像,另建寺院,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这就是那片铁莲花洋面。
我们在此观落日金辉。(当然,铁莲花没有再现!)
普陀山,既然,观音大士都不肯离去,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呢?
普陀山的码头
来回都必经的舟山港口
早晨与傍晚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