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闾山派有西汉许逊创立,由临水夫人神迹广布而独树一臶。闾山派因闾山得名,道教闾山派的信仰以福建为之核心,而后向周边省份乃至东南亚辐射,然而,这座闾山究竟在何处?现存的闾山有二说,一为地理上的闾山,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境内,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为传说中的闾山,位于“临水十三境”内,今古田钱来山。
据《山海经》描述:西山经之首华山,是诸山神的宗主,华山之首为钱来山,自钱来山至騩(guī)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东南部临水十三境区域是闾山道教法主之一陈靖姑信俗文化的发源地,而核心区发祥地临水源头龙源溪就在钱来山中。龙源溪从钱来山上飞落形成永不断流的凤尾瀑布,流经斩蛇坐镇的临水洞,到达供奉临水夫人信仰的临水宫祖庙。在《中国道教闾山派史》一书中,描写了沿临水流域的十三个村,即“临水十三境”孕育了中国道教闾山派,“临水十三境”中的钱来山龙源溪峡谷则是闾山派发祥地的核心区,因此,钱来山也被视为“失落的闾山本山”“闾山道教文化朝圣核心区”,钱来山龙源溪峡谷内至今还遗存着许多闾山道教文化难以抹去的记忆和历史遗迹。
临水夫人常在钱来山峡谷中采集“夫人草”,配制专治蛇伤的巫药,钱来山龙源溪峡谷底的龙潭,正是闾山派施法祈雨的法坛所在地。钱来山作为道教闾山派文化发祥的核心区,不仅仅是闾山派法主临水夫人陈靖姑的道场,也是马仙奶、蔡仙姑、马元帅、马七仙君、葛仙姑五位仙姑的修道地。相传钱来山先人在开垦仙亭渠及建村过程中受到马仙奶、蔡仙姑、马元帅、马七仙君、葛仙姑这五位仙人的点拨和护佑才取得成功,因此,在钱来山中建殿祭祀。闾山派是道派公认的法术最强道家门派,临水夫人扫荡群妖、保境安民,仙亭殿也被当地人称为“闽东第一财神庙”。当地流传:五岳游罢山无色,黄山览尽岳失魂;钱来山至乾坤定,九九归真此山尊。天下鬼神皆敬仰,唯有闾山做主张。
道教闾山派有着巨大的包容性,使得其教理融儒释道一体。其思想理论和行为科仪几乎囊括了哲学、伦理学、美学、文学、音乐、舞蹈、艺术等所有社会科学。道教闾山派以古老的闽越巫觋为科仪核心,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道教体系,道教闾山派能得以长盛不衰的传承发展,就是因为与当地的民俗息息相关,才有着厚实的社会信仰基础。
在一千多年的漫长传承发展过程中,闾山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闾山派道士是属于散居道士。因为是散居,各自都有自己的坛。道士以坛为中心对外做道场。坛代代相传,因此闾山派弟子首先注重自己坛的传承历史,其次才敬奉法主,再次是熟知法主由来,最后才关心到法主源于闾山。这样,闾山只是一个概念,没有文字流传,没有道内人士出面勘误指讹,只好任凭说书人演绎,说成“沉于闽江之底”。
在当今文化兴盛的历史背景下,闾山派应当重振闾山本山,尽量著书立说,完善、深化自己流派的理论,让闾山道教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临水十三境核心区、道教闾山派发祥地”的钱来山可以成为像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这样的道教名山,作为旅游圣地、文旅载体。
来源:钱来山景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