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0年,日本国迁都平城京,开始辉煌的奈良时代。平城宫位于平城京中心,乃天皇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模仿唐长安城太极宫建造。1998年12月2日,作为古奈良历史遗迹的一部分,平城宫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4月16日清晨,我在奈良市区乘坐公交车,前往西郊的平城宫遗址公园。在大路的北侧,宽阔的广场上,迎面是复原修建的朱雀门。这里是平城宫南侧的正门,坐落于平城京中轴线朱雀大路的最北端,当时的官员上朝和使者觐见都要从朱雀门进入平城宫。
走进朱雀门,进入平城宫,眼前竟然是一条横贯遗址的铁路,将原本完整的平城宫遗址划分成南北两个区域。1914 年,这条铁路建成的时候,只发现了北边的遗址,对整个平城宫的范围还不确定。如今,古老的遗址与现代的火车相互辉映,成为平城宫遗址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朝堂院
穿过铁路,来到北边,进入朝堂院遗址,曾经是举行仪式、宴会、骑马射箭等活动的场所。这里正对着北面中间的大极门,两侧对称分布着成排的朝堂,乃文武百官处理政务的地方。
大极门位于大极殿的南侧中央,两边曾经各有一座楼阁,名为“东楼”和“西楼”。目前,这里的东楼被遮挡起来,内部正在进行复原修建的工作。
2.大极殿
绕过大极门,便是复原修建的大极殿,矗立于平城宫的中心,乃举行天皇即位典礼和元旦朝贺仪式的场所。大极殿是平城宫内规模最大的建筑,坐落于名为“龙尾坛”的台基之上,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
在大极殿内中央,摆放着天皇宝座,被称为“高御座”。每逢重大活动,天皇端坐于此,可以俯瞰前庭广场,接受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节的朝拜。
3.第二次大极殿
在大极殿东南约300米处,还有一座“第二次大极殿”遗址。因此,前者也被称为“第一次大极殿”。最初,第二次大极殿名为“大安殿”,与第一次大极殿同时修建于迁都之前。
公元760年,淳仁天皇将大安殿改建为大极殿,殿宇更高,台基更宽。在原本大极殿的位置,重新修建宫殿,名为“中宫院”。后来,改名为“西宫”,与新建的大极殿共同成为平城宫的中枢。
目前,第二次大极殿仅复原出台基和周围的回廊基址,青草覆盖,无限荒凉。这座大极殿北侧是天皇生活起居的内里,南侧是开阔的朝堂院和朝集院,在平城宫内形成一条新的轴线。
早上9点至10点,我在平城宫遗址公园转了一大圈儿,依次参观了朱雀门、朝堂院、大极殿、第二次大极殿和东区朝堂院等。熟悉的名称,相似的布局,仿佛置身于缩小版的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