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北有个地方,地理位置独特,它与5个省交界,东边靠着黄河,跟山西遥遥相望;西边挨着宁夏,甘肃;北边与内蒙古交界;南边碰上陕西延安,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5省交界处,这里古时叫上郡,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先人生活过的痕迹,明清之际因为军事重地达到顶峰,康熙皇帝曾夸赞它的边关功劳是“两守孤城,千秋忠勇”,现在它安静地坐落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接的地方,地下埋藏着让全世界惊叹的能源宝藏,人们把它比作“中国的科威特”,这个地方就是陕西榆林。
榆林处在黄土高原腹地和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交界处,是黄土高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的重要地带,地貌以明长城为界,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别,北部是连绵风沙草滩区,有交错的沙丘和湖泊,南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梁峁交错,水土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地貌,西南部的白于山区是无定河,延河等黄河支流的发源地,形成了宽广的梁塬丘陵地带,气候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但日照足,全年日照时长居陕西省之首,这种过渡性的环境孕育出不同的生态,也塑造了榆林人治沙造林的韧劲。
榆林的区位优势是由于它“五省通衢”,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的几何中心,这种地缘优势让榆林成为了西北地区与华北连接的重要咽喉,在“一带一路”倡议里也是向西开放的关键节点,以前,它地处边关要塞,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的地方,中原农耕技术和北方畜牧文化在这里碰撞又共生,现在这种地缘优势转化成了经济与战略价值,向东能影响华北能源市场,向西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北联系蒙古国资源走廊,向南加入关中平原城市群,丰富的文化底蕴加上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给榆林开展多边贸易,能源合作和人文交流赋予了天然舞台。
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安全核心保障区,它在国家能源安全里扮演重要角色,榆林是“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大国家工程的源头,担负起保障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的重大责任,榆林地下藏着煤炭、天然气、岩盐等资源储量,在国内很难找到能比得上的地方,煤炭资源占全国总量的明显份额,天然气田属于陆上最大整装气田的主要部分,岩盐矿层绵延千里,这些资源支持东部工业运转,也使它成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支柱,近些年在“双碳”目标带动下,榆林得到新使命,作为全国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探索高碳资源向低碳转变的技术路径,给资源型城市转型给出可借鉴的道路。
煤炭、油气、电力以及化工构成支柱性产业,煤炭开采从头开始到煤制油、煤制烯烃等高附加值化工品转化,整个产业链条慢慢建立起来,完成由“黑”到“白”的蜕变,借助于能源产业的发展,金属镁、装备制造、氢能这类新兴产业快速兴起,由此推动产业体系向着多元化方向转型,而农业方面则是依靠独特的气候环境及其所产的土壤,种养出羊子、马铃薯、小杂粮还有红枣这样的地理标志性产品,榆林出产的横山羊肉及定边马铃薯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近些年来榆林自觉缩减那些高耗能的项目,并开始布局新能源,高端制造等类型的新经济,从而实现从对资源依赖转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在经济总价值维持西部前列的情况下,它也成为了陕西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增长区。
榆林交通网在五省交界处好似血脉通路‚给能源外运与区域联动打通了通道,铁路方面‚包西、太中银、浩吉三条干线纵横交错‚构成“三横五纵”骨架‚年货运能力达到亿吨级能源输出水平,公路以青银、包茂高速为主动脉‚建成“四纵四横一环”路网‚做到县县通高速,空中门户榆阳机场是陕西第二大航空枢纽‚直飞全国26个主要城市‚并且开通了去往日韩、东南亚的国际航线‚把榆林从边陲之地变成开放前沿‚以后延榆高铁建成‚会进一步缩短它同关中城市群的时空距离‚加强它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教育在榆林转型中担当起智力引擎的支撑作用,榆林学院以特色学科作为牵引,针对能源化工,生态农业,工程技术这些专业,为产业输送技术型人才,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侧重于职业教育,设置煤炭开采,化工工艺,机电设备等实操性专业,而且同企业联手创建实训基地,为冲破高端人才瓶颈‚榆林同中科院,西北大学等机构联手创建能源实验室和碳中和研究院,依靠“校招共用”机制,吸引高端科研团队,派遣青年人才到国内外重要机构研修,这种“本土培育与外部引智”相结合的模式‚正在渐渐塑造起支撑能源创新的科教生态。
榆林旅游资源中承载着边塞烽烟与自然造化‚历史遗迹上‚镇北台作为明长城“三大奇观”之一‚高立沙漠边,见证往昔戍边历史;统万城遗址是匈奴族在东亚唯一的都城遗迹‚白墙以蒸土堆砌,千百年风雨剥落仍旧在沙海中屹立不倒;榆林古城内“六楼骑街”的明清街区‚延续着“小北京”的气魄‚统万城、镇北台、红石峡等自然景观中‚红碱淖‚沙漠里最深的湖‚烟波浩淼‚相传是昭君的眼泪化成‚红石峡绝壁之上镌刻有历代诗词文辞‚被称作“长城书法博物馆”;靖边波浪谷中的侏罗纪砂岩因流水侵蚀切割而产生波浪般的纹路,像是时光雕琢的痕迹。
榆林的故事,是人与资源的共生史。从边关要塞到能源重镇,从“沙进人退”到林草覆盖率超过三分之一的绿洲奇迹,它用行动宣告:资源禀赋不是终点,而是转型的起点。当“黑金”经济慢慢让位给清洁能源和现代制造,当荒漠腹地变成五省通衢的开放枢纽,这座塞上古城正在悄悄改变资源型城市的命运走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