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不止有风景。
在贵州的清凉山谷、云南的澄澈湖畔,
散落着六座被低估的宜居城。
这里气候温润,四季宜人;
生活不喧嚣,却自带从容。
凉风、绿林、湖水与茶香,
交织成最舒适的日常。
接下来,就带你走进云贵六城,看看真正的“宜居”是什么模样。
贵州·贵阳
凉风拂面,夏天也爽爽
山中有城,城中有风,风中有凉意。
这就是贵阳——云贵高原上的“清凉密码”。
在黔灵山山顶俯瞰贵阳城市地平线
这座藏在云贵高原腹地的城市,年均气温只有15.3℃,夏季平均气温为22.9℃,而且常伴细雨和凉风。2023年全国多地高温破40℃ 时,贵阳却稳稳站在“全国避暑城市排行榜Top 3”——爽爽贵阳,不靠吹,是实测来的。
贵阳百花湖森林公园
地理位置上,贵阳像是群山簇拥中的一块盆地明珠:平均海拔1100米,四周是黔灵山、百花山、南岳山等山系包裹,南明河绕城而流。这样的山水格局,让贵阳自带“天然空调”。森林覆盖率超过 55%,负氧离子含量常年维持在“洗肺”级别——在贵阳深呼吸,不是心理暗示,是物理疗愈。
贵阳黔灵山里的铁轨
山水之间,古今交错。
历史上,贵阳并不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山城。元代修顺元城,明代设贵州都指挥使司,自此成为西南重镇。明清以来,大量中原移民南下,带来会馆、饮食与方言的交融。你能在青岩古镇看到明代石巷,也能在市区街角遇见改良版的“黔味烧烤”。贵阳人的生活哲学就是:既要山林的安静,也要市井的热闹。
贵阳甲秀楼
城市节奏也被地形塑造得别具一格:不是一马平川的“井字棋”,而是顺着山势生长的“自然迷宫”。很多贵阳人笑称自己“住在山腰,逛在半山腰”。城里有轨电车从山脚开到山顶,公交车像“上山下海”的越野。细品你会发现,贵阳是全国少有的“有山可爬、有水可望、有风可吹”的省会城市——风景随手捡,生活自然慢。
贵阳黔春立交圆形桥面夜景
而宜居,不只是凉快和好看。贵阳的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2023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5%,是中国西南地区表现最稳定的城市之一。它不像大都市那样闪闪发光,却有着一种“慢热但耐看”的气质:山在城中,城在林中,四季分明,节奏从容。
在这里,生活本身就自带一股“山风味”。
贵阳青岩古镇
贵州·安顺
瀑布环绕,慢生活上线
如果贵阳是高原上的“清凉密码”,那安顺,就是这份凉意的“进阶版本”。
“21℃的城市”,是安顺的城市名片。夏天平均气温维持在21℃左右,极少超过30℃,常年空气湿润,微风常在,负氧离子浓度高得让人想深呼吸上瘾,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在99%以上。
安顺最美乡村小河湾
这份舒适的气候,是大自然的馈赠。
安顺位于黔中腹地,地处乌江与北盘江的分水岭,海拔1100米左右,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地貌上,它更是一座“喀斯特立体博物馆”:峰丛、石林、溶洞、暗河、瀑布交织在一起,绘成一幅360度的山水画卷。
贵州安顺龙宫风景区
黄果树瀑布是这幅画的“C位”。“万练飞空,如鲛绡万幅”,徐霞客的赞叹至今仍动人。飞流直下的瀑布,既是大自然的力量,也是许多人心中的童年回忆——86版《西游记》的取景地。
黄果树瀑布
安顺的美,不止在明处。龙宫暗河绵延,溶洞、石林、瀑布相连,是全国最长、最美的水溶洞;关岭古生物化石群把时间拉回2.2亿年前,鱼龙、海百合与古植物凝固成一部地球史诗;格凸河的“神光”每年定时上演,阳光穿洞而下,像是一束来自天地的默契。这些秘境,让安顺在高调的黄果树之外,更添一份低调的神秘。
但安顺不仅有风景,还有时间。
上图:安顺屯堡云山屯
下图:安顺市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
屯堡,就是安顺的“时间胶囊”。六百多年前,明军南征留下二十万大军,在安顺扎根、耕战并举,建成一座座石头村落。至今,走进天龙屯堡,仍能看到石板瓦盖的古屋、古驿站里的“驿茶”、演武堂里的地戏。屯堡人穿着“凤阳汉装”,在田间、在堂屋,唱山歌、编丝头,把六百年的中原记忆延续在贵州的山谷之间。
安顺市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
而安顺人的日子,则是凉爽中带着火热的滋味。
夺夺粉火锅,就是这一份“热辣与清凉”的最好注脚。米豆腐滑嫩,用竹签戳着吃,成了“duoduo粉”;再把它放进酸辣火锅,一锅翻腾,酸爽层层叠叠,辣意欲罢不能。它已走出贵州,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户口簿”在安顺。安顺人对美食的创造力,不止于此:清晨一碗油炸粑稀饭,香浓绵稠;夜晚一串烤小肠,酥韧脂香。难怪有俗话说:“安顺的吃喝,贵阳的穿着。”
夺夺粉火锅
如果说贵阳的魅力在于“城在山中,山在林中”,那么安顺的气质就是“奇观在外,安逸在心”。
贵州·兴义
峰林如海,绿意挡不住
如果说安顺是“奇观在外,安逸在心”,那兴义,就是一幅“山水即生活”的立体长卷。
万峰林
兴义,黔西南州府,被誉为“滇黔锁钥、桂黔咽喉”。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这里是西南的要冲,也是一个被大自然格外眷顾的地方。
它的气候清润而不燥: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因为群山环抱、江河滋润,兴义常年绿意葱茏,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5%。有人说,兴义是一座“绿到不舍得离开”的城市。
万峰林
山水,是兴义的灵魂。
万峰林是它的名片。数以万计的喀斯特峰林,连绵数十公里,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起伏,被称为“天下奇观”。春天油菜花开时,金黄与翠绿交织,成了摄影师的天堂。正如徐霞客所言:“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马岭河峡谷
与之相对的,是马岭河大峡谷。有人称它为“地球伤痕”,长达几十公里的深切峡谷,瀑布从百米绝壁飞泻而下,声如雷鸣。峡谷之上有桥,谷底有漂流,人在其中,仿佛被天地的力量震撼。再往南,是万峰湖,因红枫湖拦江筑坝而成,湖面广阔、烟波浩渺,被誉为“高原明珠”。三大景观,共同构成了兴义独一无二的山水格局:奇、险、秀、幽兼具。
万峰林
山水之外,是人文与烟火。
兴义是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布依八音坐唱,苗族鼓舞,都是流淌在日常里的文化符号。每逢“三月三”或六月“跳花节”,全城都是歌舞与银饰的海洋。布依族石头寨里,青瓦石屋层叠而建,石板路蜿蜒向前,穿梭其中,说不定还能遇到热情的老人邀你喝一碗米酒。
在兴义市万峰林非遗展演活动现场
表演布依族八音坐唱
这种文化基因,也渗透到兴义人的生活方式。相比大城市的匆忙,这里的人更懂得与自然共处:晨练在峰林间跑步,午后在万峰湖畔喝茶,傍晚去向阳步行街尝一碗羊肉粉、一份刷把头。烟火与山水交融,成了兴义的生活注脚。
兴义名吃刷把头
兴义的气质,不是张扬的,而是从容的。
它既有万峰林的恢宏气势,也有布依小寨的静水流深;既能给人开阔的震撼,也能给人细腻的安宁。
在这里,生活不是逃离喧嚣,而是回到山水。
云南·曲靖
慢热小城,鲜香撩味蕾
如果要给曲靖找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慢热的鲜香”。
这座城市,常常被云南人称作“省里的副中心”。可要真走进来,你会发现,它并不急着把“副中心”的身份挂在脸上,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日子里的悠闲。
罗平油菜花
曲靖的气候,几乎可以用“恰到好处”来形容。年均温 15℃ 左右,夏天很少超过 30℃,冬天也不会冷到刺骨。空气湿润,绿意盎然。早晨推开窗子,山风带着凉意扑面而来,仿佛一天的节奏就从“放慢”开始。很多人调侃说:“在曲靖,连时间都比别处走得慢一些。”
九龙瀑布
它的山水,气势不张扬,但一旦看过,就很难忘记。比如罗平的油菜花,每年春天,成片的金黄像地毯一样从山脚铺到天边;比如九龙瀑布群,九道水从不同的崖壁倾泻而下,声势如雷;以及会泽的大海草山,夏秋时分,绿浪翻涌,成片的牛羊点缀其间。再加上珠江源头、马雄山、尼珠河大峡谷等奇景,让曲靖成为真正的“山水博物馆”。
曲靖会泽大海草山景区
但曲靖并不是一座只看风景的城市,它更懂 “烟火与味蕾”。自古被称为“味县”,素有“美食之乡”之誉。宣威火腿享誉中外,被称为“天下第一腿”;蒸饵丝、沾益辣子鸡、富源酸汤猪脚、马龙野生菌……一桌菜,就能尝到滇东的鲜香和厚重。很多人说:“玩在云南,吃在曲靖。”
鲜香美味的宣威火腿云腿
这之外,曲靖也有不一样的厚重感。这里是爨文化的根脉,千年前“爨”这个字,就在碑刻上留下印记;也是珠江的源头,从这里出发,奔流千里的江水滋养着无数城镇。走在老城的石板路上,你会觉得这片土地既熟悉又辽阔。
曲靖南中爨城景区
很多人来云南,是为了看大理的风花雪月,或是丽江的古城夜色。但在曲靖,你更容易遇见一种安静的日常:清晨有人提着菜篮穿过老街,傍晚孩子们在广场打打闹闹,夜晚小摊烟火升起,炭火烤得滋滋作响。没有浓烈的“打卡感”,有的是满满的“生活感”。
云南曲靖宣威夜景
曲靖不会用力地讨好你,但待久了,你会发现它的魅力像火腿一样:越嚼越有味。
云南·玉溪
湖光山色,慢慢才懂它
提起玉溪,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抚仙湖。
的确,这片湖像一块镶嵌在滇中的蓝宝石,清澈到能见7米以下,被称作“会呼吸的湖泊”。走到湖边,你会发现,湖水的蓝不是单一色调,会随着光线,变幻成层层叠叠的颜色——清晨像墨绿,正午像湛蓝,傍晚又泛起温柔的金光。
玉溪抚仙湖·红沙滩
城市西侧的哀牢山蜿蜒而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层峦叠嶂间林木葱茏、负氧离子充盈,被誉为天然“换肺山庄”。在山间漫步,阳光透过林隙洒下斑驳光影,清风拂面,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节奏。
玉溪哀牢山金山原始森林里交错的树枝
红河谷的元江,则给冬季旅居带来温暖的可能。全年最低温度也不过十余度,温泉、果园、阳光交织,构成了舒适宜人的“暖冬天堂”,让冬日的休闲生活轻松而惬意。
红河谷的壮丽景色
玉溪的气候,常常被人拿来和昆明比较。这里年均温 16℃ 左右,夏天很少有酷热,冬天也多是温润晴朗。有人说,昆明是“春城”,而玉溪是“慢城”——节奏再缓一些,人情味再浓一些。
在这里,不必急着奔赴景点。老城里的街道弯弯绕绕,晨光里飘来豆浆米线的香气;新平县的傣乡小寨,椰叶屋下能听见小孩的笑声;通海的古城,傍晚凉风起时,人们搬着小板凳在巷子口聊天。这样的细碎日常,敢说,比多数旅游宣传照都更打动人。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火把节之夜
当然,玉溪的烟火离不开美食。抚仙湖边的铜锅洋芋、油炸小鱼、凉米线,简单却入味;通海的酱油凉鸡,酸辣咸香,是无数人心头的家常味;新平的柑橘、峨山的杨梅,每到季节,酸甜沁心。很多外地人来过玉溪,最后记住的不是景点,而是那一口“舍不得的味道”。
晚霞映照下的玉溪市区
与其说玉溪是一座“要去看”的城市,不如说它是一座“要去住一住”的城市。这里没有非去不可的喧嚣打卡地,却有随处可停的舒心片刻。
在玉溪,生活像抚仙湖的水面一样:不喧哗,却自有深意。
云南·普洱
茶香满城,森林栖居
普洱,一座自带茶香的城市。
走在这里,你会发现茶不仅在杯子里,也在空气和山林里。
云南普洱茶山
如果说云南的山水是一幅画,那么普洱就是画里的一片绿色。森林覆盖率超过68%,是全国“最绿”的城市之一。站在城边远望,群山起伏之间,满眼都是浓浓绿意。夸张点说,“在普洱生活,每天都像在‘洗肺’。”
景迈山翁基古寨布朗族传统村落
普洱的气候,是另一种“宜居”。年均温在 18℃ 左右,四季温润,正好适合茶树生长。走进乡间,常能见到百年甚至千年的古茶树,它们见证着普洱的无数个季节更替。有人说:“在普洱,茶不是商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温和、从容、不张扬。”
普洱市景迈山蜂王树
城市的节奏,也因为茶而变得缓慢。无论是街角的小茶馆,还是山里的茶庄,泡茶几乎成了一种日常仪式。三五好友围坐,茶汤翻滚,清香袅袅,聊天不必急,在这里时间好像会自动放慢一倍。
手工制作普洱茶加工过程
普洱的山水,也有着大气的一面。澜沧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江水奔腾不息;西盟的佤山深处,云雾缭绕,古寨依山而立;墨江北回归线穿城而过,使其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北回归线穿城而过的城市”之一,让普洱多了几分地理的独特。
景迈山芒洪大寨布朗族传统村落
当然,普洱的烟火气也少不了。思茅老街上的早点摊,总能找到热气腾腾的米干和烧烤;夜市里,佤族的烤牛肉、哈尼族的酸汤鱼,总带着民族的味道。和其他城市相比,这里的食物更简单质朴,却也更贴近土地的原味。
普洱市景迈山
如果说贵阳是凉爽的省会,玉溪是湖畔的慢城,曲靖是慢热的鲜香,那么普洱就是茶香里的森林栖居地,总能在不知不觉间让人放松下来,甚至生出一种“想久住”的冲动。
在普洱,时间像一杯茶——不急着喝,越品越有味。
六座城,六种气质——
有的凉爽,有的热闹,
有的清简,有的醇厚......它们或许不会立刻惊艳你,
但相信,总能在一个午后、
一次散步、一口茶汤里,
让你感受到,什么叫做“宜居”。
【参考文献】
[1]《1.69亿人次背后的“爽爽经济学”》贵州民族报 2025年07月04日[2]《贵阳:甲秀昌明润黔中》新华社 2025年07月11日
[3]《安顺:何以激活“21℃的城市·360度的人生”?》中国气象报 2024年08月05日
[4]《买房避暑享受“候鸟”生活》贵州日报 2025年07月15日
[5]《到21℃的城市,体验360度的人生》人民日报 2025年04月10日
[6]《走进兴义》兴义人民政府
[7]《黔西南 北纬25°的诗意栖居》当代贵州 2025年08月08日
[8]《云南举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云南 样样好”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24年09月25日
[9]《曲靖概况》曲靖人民政府
[10]《来玉溪开启诗意栖居的浪漫之约》玉溪日报 2025年06月25日
[11]《走进玉溪》玉溪市人民政府官网
[12]《普洱:打造“宜居之地” 创建“康养之城”》普洱日报 2023年11月21日[13]《普洱:和谐宜居的文明之城》2020年09月11日
[14]《这碗夺夺粉火锅第一城,还藏着多少惊艳世界的神级景观?》地道风味 2025年04月12日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超楠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图虫
话题
退休后,你最想去哪里躺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