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离开榕江西湖,沿望江北路东行,又回到揭阳古城,继续榕城的探秘。
从一条名为玉滘溪的小河处进入古城,这条玉滘溪估计就是刚才西马路入口处石狮桥所跨过的小河。玉滘溪旁边的马路,与打铜街相连。玉滘溪上有一座小桥,由此跨过,步入一条深街古巷之中。
此处为揭阳青狮文化旅游景区,路边有关于揭阳狮舞的介绍。它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考证,揭阳的舞狮活动在清初便已形成。改革开放后,揭阳舞狮传人杨锡光继承先业,复兴狮艺,开创了揭阳狮舞的新天地。
因揭阳狮舞所用的狮衣常为青色而得名青狮,狮头大而重且刚劲有力,其独特的外貌和威猛的舞姿,被人们誉为“开口狮”。此处位于榕城的南门附近,正是它的发源地。
路边看到了青狮第二代传人孙振高先生故居,二楼有青狮图片展,不过红色的大门紧闭。旁边还有一处青狮文化展览馆,由青狮传承人孙淑强于2017年出资创办,是揭阳第一家传统武馆,门口的告示说明已搬迁。
武馆旁有一座曾母陈氏节孝祠坊,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是朝廷为表彰监生曾孔温妻陈氏而建。
这条巷子的尽头就是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它也是揭阳最有名的骑楼街。沿中山路向南走了一段,左转又拐入到一条小巷,继续东行,就到了东门街历史文化街区。
东门直街是明清时期揭阳比较重要的商业街,保留有许多典型的明清古建筑。这些民居祠堂带有明显的潮汕风格,四周小溪环绕,历史上曾出现过七座牌坊。其中的郭氏宗祠和郭之奇故居,规模最为宏大。
郭氏宗祠建于明崇祯年间,是南明大学士、尚书郭之奇的家族祠堂。宗祠为三进二间格局,鼎象堂是祠堂的堂号。
郭之奇是明朝“潮州后七贤”之一,崇祯元年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岁主试河南,三十五岁升福建提督学政,四十四岁晋礼部尚书,隔年拜东阁大学士,五十一岁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 。此时明王朝大厦将倾,郭之奇奉命于危难之中,为兴复南明历经艰险,于1662年为国捐躯,年仅五十六岁,是明朝最后的首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