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岭南,潮涌顺德。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传统与创新在此融合。在这座以改革胆识、工匠精神闻名于世的城市,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5年初秋,随着佛山全域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响应,城市活力迎来全面回归。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8月28日,顺德以一场规模空前、意义深远的文旅盛事,率先吹响了人文经济复苏与升级的号角——“岭南潮 品顺德”第二届顺德城市文化艺术季暨文艺“家”年华的盛大启幕,不仅标志着佛山文旅产业的重振与跨越,更彰显了顺德作为大湾区文化高地建设的战略魄力与时代担当。
顺德欢乐海岸PLUS烟火璀璨。顺德融媒记者周焯杰摄
2024顺德城市文化艺术季之“炫舞计划”广场舞演出。顺德融媒记者周焯杰摄
本届文化艺术季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指引,紧密围绕佛山市“再造一个新佛山”与顺德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宏伟蓝图,深度融合“百千万工程”与人文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文化+旅游”“传统+创新”“艺术+产业”的多维联动,系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岭南标识度的文化IP矩阵。从粤剧名伶的百年遗韵到工业文学的现代叙事,从龙舟竞渡、武术功夫的奋进精神到香云纱的非遗之美,顺德正以文化为脉络,系统梳理、创新表达、全域传播,全力打造世界级文旅目的地与智能制造高地并驾齐驱的“双轮驱动”新模式。
顺德清晖园。林安迪摄
作为佛山防控转段后首个由党委、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大型文旅综合活动,本届文化艺术季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它不仅是文旅市场复苏的“风向标”,更是城市信心重塑的“强心剂”。本次活动以“家”年华为主线,推出五大主题文化艺术季、超过40项重点活动贯穿全年,覆盖文学、粤剧曲艺、音乐舞蹈、书画摄影等多个门类,并首次实现全区10个镇街与16个文艺家协会的深度绑定与合作。通过文艺赋能签约、粤剧团旧址活化、工业文学大赛、城市歌曲发布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激活顺德文化资源存量,推动文旅消费升级与产业价值重构,走出了一条以文艺事业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顺德路径。
顺峰山公园。顺德融媒记者周焯杰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文化艺术季突出“艺术的全民参与性与文旅的普惠性”,推动文化事业从“高端化”向“大众化”“生活化”转型。无论是千人共舞的国标盛会、深入村居的文艺快闪,还是融合非遗与潮流的艺术市集,均体现出顺德文旅正在实现从“观赏性”向“体验性”、从“活动型”向“生态型”的重大转变。黎子流与粤剧文化展示中心暨顺德粤剧团旧址展馆等历史建筑的活化改造,不仅保留了顺德的城市记忆,更借助AI技术、沉浸式体验等现代表达,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容桂渔人码头。顺德融媒记者周焯杰摄
2025容桂民乐粤曲音乐会。
顺德,从来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是“世界美食之都”,是“中国工业重镇”,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更是改革先锋、时代样本。而从今夜开始,它将增添更加丰富的身份标签——“岭南文化新客厅”与“人文经济示范区”。这座城市正用文化唤醒集体记忆,用艺术连接未来图景,用旅游赋能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以文塑城、以旅兴城”的战略升维。
金榜美食文化街。顺德融媒记者周焯杰摄
8月28日晚,在《嚟顺德,一定得》的旋律中,我们听到的不仅是这座城市的自信,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召唤。顺德人常说“得就得,唔得返顺德”,这句话背后,是敢为人先的闯劲、务实包容的底色,更是对本土文化的深切自信与认同。如今,在佛山全面恢复文旅活力的东风之下,顺德再次扬帆先行。在这片曾经诞生“广东四小虎”经济传奇的土地上,一场更加宏大、更富内涵的文化复兴正蔚然成潮——它不是单一的活动,而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宣告;不是短暂的节庆,而是一次城市品牌的淬炼。
传统粤曲演出。顺德融媒记者周焯杰摄
那一片锣声响起,老楼灯火与城市霓虹交相辉映,恰似粤剧在新时代的璀璨重生,亦如顺德人文精神的当代写照。文化艺术季的启动,不仅仅属于顺德,更属于所有热爱岭南文化、追寻美好生活的人们。顺德,正以文化的名义,为佛山、为大湾区、为中国,书写崭新的时代注脚。
华盖路步行街。顺德融媒记者周焯杰摄
顺德美食招牌吸引大批游客。林安迪摄
是的,那个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顺德,那个文旅市场人气爆棚的顺德,那个美食、美味垂涎的顺德,回来了。但这一次,它带着文化的沉淀、艺术的温度与人文的视野,回来了。
文/顺德融媒记者 王茂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