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南方+记者从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称“保护区”)获悉,日前,保护区首次将多个“绿美珠海”生态示范点串联整合,推出“绿美珠海·青春行动”暑期研学营。80余名青少年走进红树林、湿地公园、海洋实验室与非遗村落,用脚步丈量生态脉络,开启融合自然观察、科技体验与文化传承的深度实践。
青少年在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参加暑期研学营。
据介绍,研学营不只看风景,更重实践。孩子们在红树林夜观生物,在卫星模型前了解海洋监测,亲手种下秋茄苗,也体验古法制糖、跳起三灶鹤舞。生态保护、科技认知、文化传承被有机融合,研学不再走马观花。
保护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中枢,近年来通过无人机航测、红外监测等科技手段,持续修复红树林生态。区内记录到维管植物1104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99种,已成为珠江口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
青少年体验非遗项目三灶鹤舞。
保护不止于林间。过去五年,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课程420场,惠及3.4万人次。连续四年暑期公益课堂中,“红树林小小讲解员”用童声传递生态知识;今年6月,25名“小卫士”亲手将培育的幼苗回归滩涂。
截至目前,保护区已形成“1所自然学校+9家社区科普学堂+5公里自然教育径”的体系。生态教育正从单一科普走向多元共治,绿美成果也从自然延伸向人文与经济。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钱文攀
【作者】 钱文攀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