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当同学们纷纷踏上远行之旅或沉浸于空调房的清凉时,我选择成为养马岛接驳车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手持检票机,站在人流与车流的交汇处,度过了这个与众不同又意义非凡的夏天。
养马岛的接驳车服务是一项惠民便客的暖心工程——免费乘坐,循环发车,串联起岛上各主要景点。我的岗位在检票口,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却蕴含着不简单的意义。“请出示预约码”“往这边上车”“下一班车五分钟后到达”,这些我每天重复上百次的话语,成为了连接游客与美景的第一道桥梁。
记得一个炎热的午后,一家老小五口人急匆匆来到站台,老先生擦着汗感叹:“要不是这免费接驳车,我们带着老人孩子真不知道该怎么玩转养马岛。”那一刻,我手中的检票机忽然有了重量——它不仅是扫码的工具,更是打开养马岛之旅的钥匙。我耐心帮助他们预约登记,指引最适合的游览路线,当他们笑着道谢转身离去时,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远超想象。
随着八月进入尾声,岛上的游客量明显减少了。曾经需要排起长队的接驳车站,如今变得宽松了许多。站在站台上,海风依旧,人潮渐退,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复杂情绪——既有志愿服务即将结束的不舍,也有对养马岛旅游发展的思考。
游客减少的接驳车站,给了我更多观察和思考的空间。我看到养马岛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这里的海水依然清澈见底,夕阳依旧染红天际,海岛的魅力从未褪色。当前的游客减少只是季节性波动,而非趋势性衰退。事实上,这正是养马岛旅游业蓄力前行的好时机——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深度体验项目,培训服务人员,为未来的爆发式增长做好准备。
在这个暑假的志愿服务中,我收获了比预期更多的东西。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有效沟通,如何在重复工作中保持耐心,如何团队协作应对突发状况。更重要的是,我亲眼目睹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如何通过细节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如何通过免费接驳这样的便民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站在接驳车站,看着偶尔驶过的车辆,我仿佛看到了养马岛旅游的未来图景——那不是人山人海的拥挤喧嚣,而是有序流动的舒适体验;不是一次性消费的观光打卡,而是让人流连忘返的深度探索。而这一切,都需要从现在的基础服务开始构建。
暑假即将结束,我的志愿者工作也接近尾声。手中的检票机将会交给下一批志愿者,或者未来的工作人员。但这段经历已经深深刻入我的记忆,成为我理解社会、认识家乡的一个窗口。
养马岛的潮汐每天依旧涨落,如同旅游业的发展有起有伏。我相信,当下的“淡季”只是暂时的退潮,是为了未来更壮观的涨潮积蓄力量。而当养马岛旅游业真正“火爆”起来的那天,我将会自豪地告诉人们:那个夏天,我曾在那里,作为一名普通的检票志愿者,为它的发展贡献过自己微薄却真挚的力量。
潮汐之间,见证的不仅是一个海岛的旅游季节变换,更是一个年轻人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的成长历程。这个暑假,我在养马岛的接驳车站上,找到了比风景更美的东西——那就是参与的意义和价值。
北京化工大学 刘宇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