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8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仇玉姣)8月28日晚,2025年“春雨工程”内蒙古文化志愿者湖南行文化交流活动(岳阳站)在岳阳市文化馆举行。活动以“风从草原来湘蒙一家亲”为主题,为岳阳市民带来了一场融合草原文化与湖湘文化的艺术盛宴。
此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湖南省文化馆、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岳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共同承办。
晚会在舞蹈《黄茶迎客来》中拉开帷幕,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的演员们用舞步演绎制茶技艺,以湖湘礼仪迎接远方客人。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带来了浓郁草原风情的歌舞《赞歌》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男高音孟和乌力吉的歌声浑厚悠远,仿佛将观众带到广袤的草原上。
包头市艺术剧院表演的小合唱《草原晨曲》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各族儿女共同建设包钢的历史佳话。群舞《马背交响》生动演绎了草原儿女的豪迈与奔放,展现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
女声独唱《美丽》的歌声中,不仅唱出了内蒙古的美丽风情,更唱出了中华儿女同心筑梦的赤诚。歌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带领观众感受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与文化底蕴。
来自内蒙古的艺术家们还带来了丰富的非遗盛宴: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以雄浑节奏模拟万马齐鸣,展现草原儿女的奋进姿态;敕勒组合演绎的《小青马》《将进酒》《呼麦——大草原》融合长调与呼麦,古老艺术与现代情怀碰撞出独特魅力;自治区级非遗筷子舞《幸福的节拍舞起来》以清脆筷声与飞扬裙摆,舞出新时代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
二重唱《敖包相会》和独唱《鸿雁》用深情的歌声传递了草原人民对友谊和故乡的眷恋,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湖南元素的持续呈现让这场文化对话更显交融之美。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带来的巴陵戏表演唱《巴陵神韵》用国家级非遗的独特韵味,展现了“忧乐天下”的湖湘精神,与草原文化的豪迈形成奇妙共鸣。
演出在全体演员共同演绎的《同心共筑中国梦》中落下帷幕。悠扬的歌声里,草原长调与湘楚音韵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
据悉,“春雨工程”是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家民委推动的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多年来持续为多地文化交流搭建平台。
2025年“春雨工程”内蒙古文化志愿者湖南行文化交流活动于8月26日至2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常德市、岳阳市三地举行,进一步促进了地域间文化的相互尊重与共同发展。岳阳站是此次交流活动的最后一站,为整个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