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我从老家来到山东东营陪伴孩子,不知不觉就在这里住满了一年。说实话,这座原本陌生的城市,渐渐让我生出了几分亲切与留恋。
初到东营,最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开阔与宁静。城市没有太多高楼压迫,道路宽敞,行车行人都不紧不慢。黄河在这里流入大海,天地之间总透着一股坦荡之气。尤其是黄昏时分,去清风湖畔散步,看水天相接处晕染出暖色调,飞鸟偶尔掠过,心里格外踏实。
东营靠海,气候湿润,比我们内陆老家多了一份柔和。夏天虽然也热,但常有海风吹散闷热。我常去附近的公园遛弯,看老人围坐一起下棋、聊天,说话带着浓浓的鲁北口音,直率又热情。偶尔我也凑上前听几句,虽然不全懂,但那淳朴的语气让人不自觉就想微笑。
我也喜欢逛本地市场。东营的海产特别丰富,各种鱼虾蛤蜊摆得满满当当,许多我都叫不上名字。蔬菜也水灵,特别是南瓜、土豆,吃起来格外甜糯。我学着当地人做红烧梭鱼、清炒蛤蜊,孩子夸我越来越有“本地味儿”。
说到吃,最让我回味的是这里的鲜鱼汤和水煎包。鱼汤奶白浓郁,喝下去暖身又暖心;水煎包底脆皮软,一口咬下去满是汤汁。虽然偶尔还会想念家乡的烙馍和烩面,但东营的风味踏实、鲜美,我也慢慢吃出了滋味。



东营虽年轻,却有它独特的底蕴。我去过黄河入海口,站在观景台上望着河海交汇,浩浩荡荡,让人心胸豁然开朗。也参观过油田展览馆,看到一代代石油人奋斗的故事,才明白这座城市的根与魂。
最让我觉得温暖的,是这里的人淳朴大方。问路时老乡总耐心指引,超市售货员会主动推荐当季新鲜货,小区保安每次见到都笑着打招呼:“吃了吗?”
生活就是这样,换个地方,换种方式过。在东营,我看惯了辽阔的天空,尝得了鲜美的海产,也慢慢理解了什么叫“心安稳处,便是归处”。人生的旅途,或许不在于抵达多远的远方,而在于是否真正把日子过进了心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