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左权县立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自然风光资源,以“馆”为媒,串联历史、艺术与时代脉搏,精心打造“写生基地”“红色左权”“清凉夏都”三张亮丽名片,构建“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文旅新格局,为游客开启沉浸式深度之旅的同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馆”聚精华,多元主题激活文旅新体验
红色地标熠熠生辉,太行精神代代相传。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七大主题展厅全景再现抗战历程,近400件展品、575张历史图片与多媒体技术交融,让“太行忠魂”直抵人心。十字岭突围战历史文化馆以裸眼3D、声光电技术重现左权将军血洒太行的壮烈时刻,“左权生平展”勾勒其英雄轨迹。
文艺殿堂对话经典,艺术魅力浸润人心。超写实油画馆以王沂东《太行喜事》为主线汇聚太行风情;山西经典雕塑馆聚焦彩塑复刻与寺窟艺术,打造北方艺术写生“活教材”;太行文学馆全景展现太行抗战文学脉络,重温“山药蛋派”经典;前方鲁艺纪念馆则再现文艺战士以笔为枪的峥嵘岁月,红色文艺精神跨越时空,熠熠生辉。
多元体验解锁沉浸之旅,科技赋能焕发新彩。太行数字体验馆以七大互动展厅打造“科技+红色”新体验,AR、VR技术让历史可触可“玩”;老井电影馆因《老井》闻名,全景还原艺术求索之路,成影迷打卡圣地;中国抗战馆连环画馆、明清砖雕馆等非遗主题场馆,通过活态展演与研学体验,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
三张名片,精准发力引领产业新格局
“写生基地”赋能艺术经济,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以“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为轴心,科学规划布局泽城、老井、桐峪1941三大写生片区,覆盖21个村,建设200余个写生点,配套15个写生驿站和主题展馆,植入画材小站、咖啡馆等新业态,发展无人观光巴士等应用场景。坚持市场化运营,成立专业公司,设计多样化路线,提供套餐式服务。目前已与10个省份95所高校和134所艺术机构签订合作协议,2024年接待写生团体2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800万元,成功入选文旅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红色左权”深化研学培训,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依托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十字岭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大力发展“培训+”研学产业。改造提升“桐峪1941”5A级红色景区、麻田红色旅游片区、十字岭突围战历史文化园三大景区,新建培训中心、博物馆,优化展陈,布局“低空经济”新业态。强化数字赋能,通过《军民大作战》PVP游戏、4D影厅及VR技术等,将抗战历史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吸引超10万人次青少年参与。创新“行走的思政课”教育模式,构建“校地共建”长效机制,让“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成为生动的红色教育基地。2024年,仅麻田片区就接待游客29.2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20万元。
“清凉夏都”培育康养业态,擦亮百强县品牌。利用区位优势和宜人气候,做好“夏养左权”文章。建设莲花岩“玻璃之城”,打造中国最大崖壁景观民宿集群;提升太行龙泉风景区,打造全国十大户外运动基地,通过“静”“动”景区联动,让游客体验“清凉左权”,成功擦亮“中国康养产业百强县”品牌。
文化赋能,融合驱动释放发展新动能
左权县注重本土文化挖掘与传承,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弘扬民歌文化,与央视合作举办《原声天籁—中国民歌盛典》,主话题阅读量达2.7亿,全网传播覆盖14亿人,让左权民歌走向世界,荣获央广总台“文艺地标城市”称号。繁荣民俗文化,拓展“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精品剧目”“非遗+产品转化”等多元业态,与故宫文创合作开发产品,打造《烽火家书》《太行奶娘》等精品剧目市场化展演,建设28个非遗就业工坊,带动96户艺人居家就业,各类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近百万元。
富民强县,文旅兴村绘就振兴新图景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左权县域经济文化繁荣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带动相关服务产业活力迸发,核心景区提升以来乡村新增营业主体70余家。
健全联动带农机制,让农民生活更富裕。文旅开发公司与村集体及农户签订协议,将改造房屋用于接待大厅、民宿等,支付租金促增收;同时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三大片区直接带动300余名村民就业,人年均增收约4万元,“写生饭”越吃越香。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红色+山水+写生+旅游”融合发展,全县乡村产业、村容、乡风整体改观,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探索出山区“千万工程”左权模式。
如今的左权,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融合的路径,书写着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感受这片红色文化厚土、艺术创作热土、乡村振兴沃土的独特魅力。
本期编辑 | 怡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