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所谓的“无痛爬山”,花1.27亿给大山装扶梯有必要吗?
近日,江西上饶灵山景区一条总投资1.27亿元、盘山而上的超长扶梯,因“该不该建”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热议。
这条穿梭于奇石峭壁之上的扶梯,全长753.2米,能快速将游客运抵相当于88层楼高的山顶,似乎为便捷登山、“无痛爬山”提供了新选择。
据媒体报道,此电动扶梯是景区“游客快速输送系统”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总投资达到9.85亿元。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投资1.18亿元,2024年计划投资3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国企)”。该项目服务单位为灵山管委会,项目单位为上饶灵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花1.27亿资金给大山装电梯是否有必要?许多网友提出了质疑,有点认为“可能破坏自然景观原貌、挤占公共资金”!更有网友调侃到此举是否意味着可以“给太平洋修个盖,给珠穆朗玛峰修电梯,给长城加个屋顶”……
此事经媒体披露并引发网络热议后,灵山超长扶梯仅实测一周,便于8月13日宣布了暂停。
咱觉得网友们的质疑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使用1.27亿资金建大山扶梯真有必要吗?
首先,长达750余米的扶梯横亘于大山山体之上,无论是建设过程中破坏山体结构和植被,还是建成后对自然景观原貌的整体影响,都有待商榷!
人造景观如何比得上自然景观的原始和纯朴呢?
其次,“无痛爬山”理念是否有多此一举、隔靴搔痒之嫌呢?登山爬山,即可以观赏景色,也可以锻炼体质,增进健康!“一览众山小”的乐趣,不仅仅是登高望远后心境享受,也是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脚步丈量,在辛苦攀登后酣畅淋漓的身心愉悦!依靠电梯登山,实在是少了一些趣味啊!
再者,如此资金巨大的投入,依靠门票收入,何时能够收回成本呢?
电动扶梯开通后,原有的登山道路是否关闭?强行关闭显然无理由,因为选择何种方式登山是游客的自主权利,谁也无权剥夺!
如果不关闭原登山道路,又会有多少人会选择电动扶梯?或许有中老年人和腿脚不便之人会趋之若鹜,但又能有多大的人流数量呢?况且这其中还涉及到门票的价格问题!
价格高了,游客们不乐意,价格低了,又很难快速收回成本!
公共资金来之不易,理应“好钢用在刀刃上”!钱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啊!如此巨大的公共资金投入,是否也应该仔细规划,慎重考量一番呢?
与其投入如此巨量的资金新建一个电动扶梯,还不如投入少量资金,健全完善登山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档次和效益,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啊!#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