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鹰潭中式美学:逛古街、访书院、赏木雕……读懂山水与时光的交融
鹰潭文旅2025-09-03 10:32江西
被泸溪河温柔环抱
受龙虎山灵气浸润的鹰潭
不仅是享誉世界的自然遗产地
更藏着“美学秘境”
山水的灵秀与文化的厚重在此交织共生
酿出独一份的中式雅致
今天
不如一同踏入这片土地
开启一场沉浸式的鹰潭中式美学探寻之旅
图片
市井烟火的“古街美学”
图片
若想在鹰潭触摸最鲜活的中式市井美学,茨孛弄老街必然是首选。
图片
老街的建筑是中式民间美学的生动载体,满是民间工匠的巧思与生活温度。沿街商铺延续着古色古香的风格,木质门窗配着红灯笼,勾勒出旧时鹰潭的生活图景。
图片
在这里,中式美学不止于建筑,更藏在市井中。傍晚,暖黄的灯笼次第亮起,灯光洒在青石板上,为古街镀上一层温柔光晕,此时漫步其间,仿佛走进了一幅流动的 “江南市井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人风骨的“书院美学”
图片
鹰潭应天山(又名象山)脚下的象山书院,是南宋 “心学” 大家陆九渊讲学的地方,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 “南宋四大书院”,有着“文人雅集”的清幽美学。
图片
书院建筑依山而建,遵循“低调内敛”的风格:青砖铺地,木柱无雕,门窗为简约的方格样式,却巧妙借青山、古树为“背景”,恰是中式园林“借景”手法的经典运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山水入画的“自然美学”
图片
若说古建是鹰潭中式美学的“骨”,那龙虎山泸溪河的丹山碧水便是“魂”。泸溪河如一条碧绿的丝带,将龙虎山、崖墓、古桥串联起来,形成 “一步一景、景随舟动” 的山水画卷。
图片
乘竹筏漂流时,你会发现:两岸的山峰如“泼墨山水”,无人工雕琢却处处是意境。
图片
傍晚时分,夕阳洒在河面,波光粼粼间与岸边的芦苇、远处的古建相映,堪称“鹰潭最美的日落美学”。
图片
赣派古建里的“时光美学”
图片
镶嵌在贵溪市耳口乡的曾家古村,是鹰潭赣派古建筑的 “活化石”,始建于清雍正末期,距今近300年历史,如今仍完整保存着清代古建筑,每一处砖瓦都藏着中式古建的 “时光美学”。
图片
古村建筑群呈“品”字形布局,分为曾氏公祠、鱼塘花园、经书学院、住宅四大部分,既有家族聚居的规整感,又不失自然灵动。
图片
走进古村,青石板路蜿蜒延伸,曾在公祠、曾云公祠等建筑庄重典雅,木雕窗棂、砖雕门楣精致细腻,虽历经岁月却仍清晰可见“福”“寿”纹样与传统故事,尽显赣派古建“雕梁画栋藏意蕴” 的特色。
图片
村内那株400余年树龄的古山茶,更是“时光美学”的点睛之笔——每年九月孕蕾,次年春日绽放,万朵红花簇拥在茶花楼青砖黛瓦间,形成“古建映繁花”的绝美景致,仿佛时光在此刻静止,让人沉浸式感受中式古村的静谧与厚重。
图片
“刀尖上的古建神韵”
图片
余江木雕是江西省级非遗,以樟木、楠木为材,擅长雕刻故事、山水景致与古建构件。在木雕工作室,能看到匠人复刻古建的“吻兽”、“斗拱”,一刀一刻都严格遵循古建规制,让中式建筑的细节之美得以传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9 月,在鹰潭文旅消费季的热潮中
不妨踏上游玩之旅
探寻古建的奥秘
领略山水之美的诗意
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邂逅一场中式美学盛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