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高铁即将开通,吉林省的通化、白山——这两座藏在长白山里的城市,直接迎来“命运反转”!
作为吉林省首次接入全国高铁网的地级市,这俩地方终于跟“不通高铁”的历史说再见。以前想逛这两座城,得辗转半天;现在高铁一通,钢铁大动脉直接把它们拉进全国旅游圈,文旅潜力直接拉满,东北振兴又添新动力!
通化:森林之城靠高铁“出圈”,目标2030年搞出千亿级文旅产业
通化这地方,天生自带“开挂基因”——位于长白山腹地,幅员1.56万平方公里,还跟朝鲜隔江相望,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66.6%,妥妥的“国家森林城市”,素有“绿色立体宝库”之称。
早年间,通化靠浑江水运兴起,后来又因铁路发展繁荣。2020年沈白高铁开建,给这座工贸城市带来了历史性转折!
现在通化正全力打造“一城十线百景千亿级”文旅发展新格局,还要融入全省万亿级“大旅游”集群。目标特别明确:要做“世界知名冰雪旅游度假地”“东北亚康养旅游目的地”“国家级边境风情和世遗文化体验地”“东北地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地”,还要当“吉林省东南部区域旅游集散地”,力争2030年实现千亿级文旅产业目标!
以前游客想来通化,交通太折腾;现在高铁开通,越来越多人能轻松打卡,通化“森林城市”的名片,肯定会越来越亮!
白山:从“没高铁”到“高铁强市”,农产品还能坐高铁直达全国
再看白山,同样在长白山腹心地带,鸭绿江、松花江穿城而过,“长白林海”“雪域王国”“立体资源宝库”这些美誉,说的就是它!
这里的旅游资源绝了,“春观山花、夏登天池、秋赏枫叶、冬游冰雪”,四季都有好风景,国家5A级景区长白山还在这儿。可之前因为没高铁,大家只知道长白山,白山市的文旅资源根本没发挥出全部实力。
沈白高铁开通后,白山将直接“逆袭”!境内高铁里程达174.6公里,还设了白山东站、江源东站、长白山西站3座车站,一下子从“不通高铁”变成“高铁强市”,从区域“边缘”冲到了协同发展“前沿”,成了连接长白山景区与京津冀、沈阳都市圈的“门户站”,还是东北振兴的重要节点城市。
现在白山借着高铁东风,大力发展以“一山两江”为代表的全域旅游,靠长白山、松花江、鸭绿江这三大“金字招牌”,把“避暑天堂、冰雪胜地”的文章做足。
不光文旅,乡村振兴也沾了高铁的光!白山打造“长白山珍”公共品牌,开发蓝莓、山野菜、山核桃这些天然食药资源。以前这些好东西难运出去,现在有了“高铁快运”,蓝莓、山野菜、冷水鱼这些鲜活农产品,能直接送到全国消费者手里。这样一来,大家能吃到优质农产品,白山百姓的增收渠道也变宽了!
高铁开通不是终点,这两座城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沈白高铁给通化、白山带来的,可不止是“出门更方便”。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两座城市转型发展的大门,也为其他类似城市提供了借鉴——靠交通突破,激活自身资源,就能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当然,挑战也存在。有专家表示,比如得赶紧补上文旅配套的短板,不然游客来了留不住;要避开“冰雪旅游同质化”的坑,把“两江文化”“边境风情”的特色挖出来。更重要的是,俩城市都得平衡好文旅开发和生态保护,守住长白山的绿水青山。
从更大范围看,沈白高铁还把沈阳都市圈、京津冀城市群和长白山旅游经济圈连了起来,形成“4小时旅游圈”,为东北区域协同发展助力。以后线路再完善,通化、白山说不定还能成为连接东北亚的跨境旅游枢纽!
高铁飞驰,穿过茫茫林海。对通化、白山来说,这只是转型的开始。摆脱传统发展路径,靠生态和文旅发力,这两座“森林之城”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作者:赵广欣 刘姗姗 实习生刘重奇
责编:秦楚越
编审:裴晶莹
监审:董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